当前位置:艺术学堂 > 陶艺设计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日期:2010/9/15 网络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两个部分。

平面构成主要是研究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按美的法则构成,设计出所需的图形。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个元素之间的构成规律以及规律之间的突破等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对于形态的艺术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逐步树立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现代设计思维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基础和原理,掌握构成方法,研究构成美学,建立理性思维方式和现代审美思想。

色彩构成主要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构成原理和配色规律,能运用色彩对心理与情感的表现。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的可变性,按一定的色彩规律去调和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空间——理想的色彩效果。同时掌握色彩理论知识,要求培养学生对视觉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构成基础是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基础。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日]朝仓直巳 著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年10月

·范小春 周小瓯 编著   《色彩构成教程》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通过讲授、辅导、鉴赏、讨论、讲座等多种教学手段和课堂作业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促使学生在理论、技能、修养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

7.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

以课堂习作与课外作业作为评分材料,分别占成绩的70%与30%。由教研室集体组织评分。

8.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由于美术技法类课程的特点,教学必然是在基本理论讲授后的,在具体实践中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因此美术技法课也可以看成是某种意义上的实践课程。

相关陶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