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学堂 > 陶艺设计

拉坯成型教案

日期:2009/10/29 网络
  授课对象:本科生授课专业:陶艺
  第一周
  星期二
  内容:1、讲述拉坯快速成型法应用离心力作用原理。
  2、通过多媒体播放介绍中外圆器类陶艺作品应用拉坯成
  型方法。
  要求:1、学生初步了解拉坯成型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拉坯陶艺作品。
  2、学生准备拉坯课程所需的工具(如工具刀,水桶等)和泥料。
  星期三
  内容:1、拉坯示范表演和应用知识的讲解以及拉坯步骤。
  2、揉泥的规范性和重要性。
  重点问题:培养学生养成和重视正确的使用拉坯机以及学会养成
  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学习态度。
  要求:1、学生对拉坯过程初步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2、学生对泥团和泥性的掌握,泥团定中心、扶正及提拉,按压等练泥手法。
  星期四、五
  内容:1、学生学会拉制小型碗类器皿,尺寸为15x15x10cm
  数量20个左右。
  2、示范各种碗类器皿的拉制方法和纠正学生拉坯时出现的各种不规范手法。
  3、取坯方法与坯体的变形关系。
  要求:学生能快速拉制出碗类小型器皿以及把握坯体厚薄均匀度,初步掌握拉制小型器皿,拉坯水分的控制以及开口、提拉、收口的具体方法。
  第二周
  星期二、三、四
  内容:1、学生学会拉制小型收口类器皿。
  2、拉制强化练习壶类器皿拉制方法和步骤(壶体、壶嘴、壶盖、壶柄等)。
  重点问题:培养学生拉制壶类造型。
  a学生要掌握拉制壶体的收口方法,如口沿厚薄的控制、凹槽的拉制等因素,否则会塌陷。
  b掌握壶嘴、壶盖的拉制方法。
  要求:1、学生能够学会拉制各种小型壶类器皿。
  2、控制坯体的收缩率,是干燥后壶盖与壶口的大小吻合关系
  3、拉制五套壶类器皿。
  星期五
  内容:1、示范讲解和表演利坯的各类方法,安排学生掌握简单的利坯方法,如利坯工具的握拿方法,
  2、把握干坯和湿坯的利制过程。
  要求:1、学生练习利制各类小器皿。
  2、学生学会控制好转轮与坯体利制时的离心力关系。
  3、学生知道各类利坯工具使用方法。
  第三周
  星期二、三
  内容:学生看完壶类器皿利制的示范表演后,自己利制上周拉制好的壶类器皿坯体及配件。
  要求:1、学生利制完三套壶类器皿。
  2、学生控制坯体的利制厚薄工艺和利制肌理的表现法。
  星期四、五
  内容:1、讲解和示范表演壶扭、壶柄的各种制作方法以及壶嘴、壶柄、壶扭的粘接方法。
  2、学生学会粘接利制好壶体和壶嘴、壶柄、壶扭。
  要求:学生掌握其干坯的粘接工艺。
  第四周
  星期二、三
  内容:1、学生学会拉制较大开口类器皿。
  2、学生掌握拉制各种盘类形状的拉制方法。
  要求:1、学生控制好盘器拉制时的开口方法和转盘的速度。
  2、学生知道坯体的厚薄均匀度与坯体拉制塌陷的原因。
  星期四、五
  内容:学生熟练掌握利坯在轮车上的稳定控制等方法(包括衬口泥及底足的利制以及旋纹、跳刀等肌理变化)。
  要求:1、利制完成5个不同盘类器皿,尺寸为30x30x5cm。
  2、盘类坯体的底足和表面肌理的利制方法以及厚薄工艺程度。
  五、本次课程深度、广度
  深度:1、培养学生对拉坯成型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重视拉坯成型技法作为陶艺创作的重要表现技法和理念,并且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学生能拉制以及利制较大的圆器类陶瓷成型方法。
  广度:拉制和利制好一套茶壶器皿和一件盘器。
  
  手工成型I授课教案
  
  授课对象:本科生授课专业:陶艺
  
  第一周
  
  星期二
  内容:1.概述泥条盘筑的历史。
  2.泥条盘筑的定义。
  3.泥条盘筑前的准备事项及程序。
  4.三种不同成型手法的具体说明。
  5.泥条盘筑的语言特征、形态特征。
  要求:1.做听课笔记,特别是第2、3、5点,它们是今天的重点内容。
  2.每人准备2种不同的泥土(瓷、陶泥或耐火泥),每种泥约25斤。
  3.课后阅读参考书《现代陶艺创作》P7-26,P114,以及其它相关资料、图片。
  4.课后准备制作工具,特别是泡浸干坯粉至明天上午运用。
  星期三
  内容:1.示范搓泥、底部制作、粘接等技术、技巧。
  2.同学开始练习搓制泥条,练习盘筑。H:10cm,W:20cm,正方盘状。
  要求:1.准备工作充分。
  2.泥条能从团状至线状,并能来回搓收。
  星期四-星期五
  内容:盘筑一件H:40cm
  要求:1.按照规定尺寸盘筑。
  2.有撑的设置,满足烧成条件。
  3.有良好的工作习惯。
  难点:控制好泥的干湿度,待至一定强度后再往上升,特别是收口处和上升外的交接地处,即“眉”。
  重点:须有明撑或暗撑设置,满足烧成。
  强调:1.每天盘筑结束后,用塑料薄膜包住,留出盘筑口晾干,至明日继续。
  2.不允许浪费泥巴,废泥及时回收。
  3.泥浆使用前一定要搅匀。
  
  第二周
  
  星期二
  内容:1.检查上周作业是否有开裂,若有及时修补,教师示范修补程序和方法。
  2.手捏成型示范,直筒。
  要求:1.每位同学准备清水一桶,盘筑泥土要保持湿软。
  2.上周作业搬至太阳下晒干,并时常检查是否出现开裂等情况。
  3.手捏盘筑(1)椭圆形正侧面头像(男女不限)。
  (2)四脚直立的动物形体。
  (3)三脚器状形(见图示)。
  3个中任选一个做为盘筑作业,H≥40cm。
  星期三-星期四
  内容:完成形体的基本造型。
  要求:形体比例关系舒服,体量分配合理,构图完整。
  重点:“撑”的位置合理、科学,符合烧成力学。
  难点:鼻、嘴、头等细部的塑。
  星期五
  内容:1.大缸示范表演(外请)。
  2.木缸制作。
  要求:1.每位同学跟着师傅一起学大缸盘筑。
  2.小缸的H:50cm,W:34cm,底Φ:18cm,口Φ:20cm。
  重点:掌握挤外的能力。
  难点:控制双手和双脚移动的节奏。
  附:同学们利用星期六、日,修整周一、周二的作业,周一作业若干燥可进行烧成,周二作业抓紧干燥。同时,多加练习大缸盘筑中的“挤升”动作。
  
  第三周
  
  星期二-星期三
  内容:完成小缸的造型。
  要求:按规定的尺寸进行完成。
  星期四
  内容:周二作业的烧成。
  星期五
  内容:1.教室卫生整理。
  2.评分。
  要求:1.周二的作业必须烧成。
  2.每位同学完成三件作品。
  3.每件作品拍成7寸一张和1000字左右学习小结一起上交。
  四、本次课程深度、广度
  深度:对盘筑形体的肌理表现与自己的个性相符,有艺术的处理。
  广度:三件作品的上釉烧成。
相关陶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