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考需要更多“阳光”

日期:2014/2/13 

    一年一度的“艺考”又将袭来,成千上万的艺术类考生和他们的家长们又开始在各大城市的各大艺术院校间奔波游走了。十年寒窗,十年辛苦,是否能走进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是否能师从于仰慕的教师,就在此一举了。背着画架、背着琴的艺术考生行走在大街小巷,时时刻刻都透露着一股文艺范儿的气息,但是谁又能真正体会,艺术类高考生一路走来,炫目的光环背后,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也承受了不寻常的艰辛。

    近年来,关于艺术高考“潜规则”的丑闻不断爆出,权钱交易上好大学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艺术高考时黑幕频频,这种不公平也延伸到了艺术类考试的招生培训中。概括起来,艺术类考试招生培训中存在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独立进行招生的艺术类院校都规定了各自的考试范围,考试过程中,由该校的教师担当考试评委。有些考生通过各种渠道会联系到这些评委老师,花大家请这些评委老师进行辅导。所谓的辅导,一方面是提高艺术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和评委老师“混个脸熟”,增加录取的把握。这对于那些没有“门道”联系辅导的考生来说,就是不公平的。其次,上面提到的请评委老师进行培训的做法,有的考生一个小时的培训费就需要1000元人民币,再加上异地的食宿费、车马费等等,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就要花去10万余元。这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说不是问题,但对于城镇中低收入水平居民和广大农村学生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不公。第三,艺术高考现行的独立招生制度的不合理,变相地提高了招生评委老师的课时费,但是,对于在艺术教育岗位上辛勤工作的教师而言却是不公平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对高考改革、中小学生减负、解决择校难题等正在逐项落实。众多改革措施中,教育公平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艺术高考中暴露出的不公平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使付出艰辛努力,艺术水平出众的莘莘学子获得平等的人生出彩的机会,艺术高考招生必须伊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保证整个招生过程的公开、公正,只有让整个过程暴露在“阳光“之下才能使暗箱操作无处遁形;其次,要采取多校联合的方式进行跨校统考,学校之间互认成绩,考生根据自己的志愿自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毁掉滋生腐败的温床,降低艺术类考生的考试成本,使来自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的孩子也能够有考入心仪的大学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地实现教育公平。艺术高考需要更多“阳光”,艺术高考招生改革,刻不容缓。

相关美术高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