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异地高考、高考加分及其影响
在2014高考在向我们走来的时候,2014高三家长一定特别关心,这些问题对我们的孩子未来一年会产生哪些影响?站在考生和家长的视角,晨雾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异地高考 2014年基本维持2013年的状况
异地高考问题,晨雾认为2014年还会基本维持2013年的状况。
理由:从教育部来讲,已经把球踢到了个省市区,而且教育部长袁贵仁明确回应:“尊重地方制订的实施办法,不会由中央统筹安排。”这句话就告诉我们,2014年教育部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动作了。所以2014年异地高考的推进完全取决于各个省市区自己的动作。而各个省市区在2012年底已经先后出台了各自的所谓“异地高考方案”,而且“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各地政策满意”。各地只需要照章例行办事。异地高考问题虽然矛盾重重,但是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各个省市区政府,他们在2014年承受的压力反而小多了,因此不可能有什么大的迈进。
异地高考影响最大的是京沪广等输入地省区。关于异地高考2014年对北京等输入地的影响,晨雾想从家长角度谈谈看法:
对于非本地户籍高三家长,不要再存有任何不现实的想法。如果说在2012年的时候政策形势还不够清晰,还想再“赌”一把,那么现在政策已经很清晰了。北京市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已经把这几年的推进进度说得很清晰了。无论您认为这个政策是否公平,只要这个政策存在,这个时候如果再用孩子的前途去赌政策就太不应该了。比如说在京的非户籍新高三学生,如果不愿意在京考高职,就应当早作打算。要么适时转回原籍,要么准备出国留学(微博)。也许有人问,不是还可以“借考”吗?关于借考晨雾也谈谈看法,那是需要两地协调一致出实施办法才能实现的。比如说,安徽户籍在北京考,是用安徽试卷,还是用北京试卷?用安徽试卷就有一个保密安全运输的问题。用北京试卷就有一个考试分数到安徽如何评估的问题。目前没有看出教育部会出统一办法。这些问题各省之间还没有商量呢。可是孩子步入高三后他的学习可不等人。所以指望2014年参加“借考”是有很大风险的事情。
对于本地户籍的高三家长来说,异地高考对你们的影响也基本上只限于2013年高考的情况。你们不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但是间接地影响难免还是会存在的,这一点从2013年北京高招过程已经看出:命题难度的调整官方正式的说法是减负,而实际上很难说不与异地高考有关。但还是有一些考生对命题难度的调整不适应而落榜。晨雾认为2014年北京高考命题难度还会基本维持在2013年的水平上,在高分段考生的区分度方面会尽力做一些改进(请注意,晨雾这里说的是“尽力”,实际效果如何还很难说)。另外一个影响大家在2013年北京高招已经隐约看出来了,那就是招生计划的控制更加严格。虽说2013年北京招生计划的减少还在常规范围,但是录取时候能够感到各个名校在扩招问题上的紧缩。眼见着一些所名校提档线高攀却无力拿出扩招计划来平抑。说明教育部对最紧俏的名校招生计划的控制更严格了。这些间接影响在2014年很可能还会出现。
二、异地高考总体方案的“伪命题”实质再次被点出
央广这篇长篇文章引用了不少专家观点,晨雾认为只有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一针见血地地点出当前全国执行的国务院转发四部委的所谓异地高考方案的“伪命题”的实质:
于涵:进来考试有多少外地人,各个大学就必须再多投放多少名额,不损伤原有的本地人的利益,新的问题也会产生,大学招生的总量来讲,有可能并没有增加,给这个地区多投放的这些计划,很有可能就来自于原来的户籍省份,所以本身来说这确实是个两难问题。
目前异地高考方案还没有真正展开,这个问题还看不清楚。如果真正按照国务院转发四部委的异地高考方案展开之后,其“伪命题”实质和隐含的巨大不公平将逐步暴露。关于这个问题,晨雾在2013年1月1日文章《异地高考方案隐含着巨大的高考不公平》已经做过了分析:
到了异地高考问题上,很多人仍然十分错误地沿用了把相关人群分为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两个权益群体。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当异地高考方案实施之后(无论门槛高还是低),与异地高考相关人群悄悄地发生了分化,变成三个权益群体:流入地本地户籍群体、流入地非本地户籍群体和流出地户籍群体。千万不能继续误认为后两个群体的权益是一致的。异地高考讨论到今天,几乎所有人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前两个权益群体身上,没有人去关注第三个群体,也是最大的一个群体的权益。这个群体是真正在自己户籍所在地兢兢业业地建设家乡的群体,但是异地高考的成功与失败都不会给她们带来任何权益的改观。甚至会侵犯他们现有的一点点权益 ---- 针对放开了异地高考,可能会引发在流入地考生增多,从而影响流入地考生的权益,教育副部长杜玉波表示,这样的问题会在制定招生计划时予以考虑。很明显,前两个权益群体的矛盾需要牺牲第三个群体的权益来平衡和弥补。这里隐含的巨大不公平,只不过第三个权益群体自身尚未发觉而已。
无论在任何一个省区市,无论门槛定得有多低,只要有非户籍考生流入参加高考,本地户籍考生的现有利益(暂且先不讨论这种既得利益是否合理)必然受侵。按照教育部异地高考思路,为了“既想到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的思路,教育部会向流入地调拨一部分招生计划,以解决流入地考生利益受损的问题。
这部分招生计划从哪里来?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已经点出:“大学招生的总量来讲,有可能并没有增加,给这个地区多投放的这些计划,很有可能就来自于原来的户籍省份。”换句话说,比如河南籍随迁子女在京高考,需要从包括河南在内的流出地抽取招生计划,使得河南省本地考生权益必然受损。
流出地群体权益必然受损!这可以看出异地高考方案的未来前景如何。如果各省的异地高考就像2013年这样不冷不热地维持着,也许还看不出什么来。一旦稍微有一些大的推进,一旦涉及到招生计划的较大调整,异地高考方案设计的重大缺陷将暴露无遗,会造成更多、更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