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术高考 > 艺考动态

14省市年底出台异地高考方案 门槛设置是重点

日期:2012/11/19 网络

  千呼万唤,承载众多期待的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的闸门终于缓缓开启。

  11月15日,历经多次申请,非京籍家长看到了一点“等得来”的光亮:北京市教委表示,“北京异地高考方案原则上将在今年年底前出台。”而在此之前,黑龙江已经率先亮明“门槛”,山东、福建、上海、天津、江苏、广东、安徽、浙江、湖北、海南、云南、江西12省市也明确表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具体方案最迟将于年底前公布。

  各省市的频频表态似乎让全国997.1万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但“门槛”高低的争论、户籍地居民的抵制、公众对“高考移民”隐患的担忧却显示其背后博弈远未结束,甚至是刚刚开始。

  多省探路,推广价值有多大

  比照着教育部9月份提出的“满足家长条件、学生条件和城市条件”的原则,近日黑龙江成为率先“吃螃蟹”的省份,第一个“就地高考”门槛破土而出。不到50字的规定表示,外省籍随迁子女“须具有我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我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我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即可2013年高考时在当地报名就地高考。

  继黑龙江之后,江苏省明确表示,将在2013年开放随迁子女就地高考,不过目前尚未公布就地高考的具体门槛。目前,其高考报名已于11月4日结束,符合条件的外省户籍考生可以在江苏就地高考方案出台后补办高考报名手续。

  安徽省高考报名则将在11月20日开始,届时将公布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条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将可与本省考生同时报名。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4个省市就政策出台时间进行了明确回应。

  在部分家长眼里,这些地区积极的政策推动让曾经“难以逾越”“铁板一块”的户籍挂钩教育制度开始出现松动,甚至有了可以观照的标准。但在更多人心中,改革环境的相对简单也让“先行一步地区政策的推广价值变得有限”,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北上广的政策没有细化落地,这项政策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告失败了。”正如非京籍家长陈女士的忧虑,“各方面压力太大,北京的准入‘门槛’一定会比黑龙江高很多,能不能符合标准仍是一个未知数。”

  落实就地高考,根本在高招改革

  时间节点明确后,对于随迁子女就地高考这个大范围触动城乡不同利益人群的两难命题,“门槛”高低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门槛”究竟如何设置,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政策效果?

  “这是一个历史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全部放开,在现阶段内,‘门槛’是个必需的过渡选择。”在谈松华看来,“门槛”设置的因地制宜,要建立在确保人口流入地的教育资源供给的基础上,“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两地小学阶段的非户籍人口已经分别占到其总数的46%、47%;初中阶段则占到了27%、30%。如果政策要放开,就意味着人口流入地要做好增加大量教育资源的准备,这样才不会进一步激发本地居民和非户籍学生的矛盾。”

  熊丙奇则认为,合理“门槛”的设置需要综合协调随迁子女权利、本地学生利益、高考指标分配、城市承载能力等诸多方面。但在经历了这个过渡阶段后,如何酝酿整个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才是解决问题最根本的途径,“从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考试权出发,是应该没有任何门槛的,作为我国公民应该在任何地方都可自由报考——这也是有网友认为现在的门槛太高的原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打破现行高考制度框架,实行高校完全自主招生。我国高考之所以有户籍限制,主要原因是高考实行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各高校把指标分配到各省,因此各省才会提出户籍限制,如果取消这一制度,按户籍报考的规定也就失去存在的土壤了。这是彻底实行‘就地高考’、推进高考公平的根本所在。”(记者邓晖)

 

 

(艺路网—艺术院校招生考试在线——第1时间为您倾心整理报道)


近期艺考热点:招生简章 艺术院校招生  院校录取查询  试题预测

相关艺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