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考生如何面对补习?
高考在即,“天价冲刺班”应考而生了。正在为跟不上学业而犯愁的学子们自然是如抓住了“最后的稻草”,可是,这种补习真的能带你步入成功的殿堂吗?
一天就得支付一千元
家住滨州某小区的周女士的孩子今年上高三了,她给孩子报了一家高考冲刺班,进行全日制一对一的考前补习,细算下来,从3月份开始到高考的90天时间里,需要支付近9万元的学费。
周女士的儿子是艺术类考生,今年6月参加高考,由于在专业课的备考和考试中耽误了很多时间,学校里的复习进度已经跟不上了,听说“一对一”是时下很热门的补习方式,周女士为儿子选定了一家知名度高的补习学校,每天4节课,每节课两小时,学费240元,这样算下来,一天的学费就是960元,按考前还有90天计算,高考前的“一对一”辅导需要支付86400元的学费。
量身定做提升水平
天价补习班的特点就是能根据考生实际,量身定做学习方法。9日,记者走访了滨州市5家补习学校,他们的经营方式八九不离十,如果是初四和高三的学生,就会建议你一定选择“一对一”的辅导方式,并称这是考前提分的“撒手锏”。
滨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的学生陈陈(化名)就在进行“一对一”的考前辅导。陈陈的妈妈说,刚开始她给女儿选择“一对二”辅导,可老师说两个孩子的知识短腿不一样,“我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就改成"一对一"了。”
据了解,“提分”是家长们给孩子选择“一对一”的主要目的,“在学校里是一个老师五十个学生,老师哪能照顾得到,一对一提分当然有优势,但是价格也有优势,不是一般家庭能接受得了的,说白了拿钱买分吧。”高中学生家长姜先生直言:“不过这钱花在考前我觉得比花在考后值。”姜先生的想法代表了选择高价“一对一”补习家长的普遍想法,补习学校招生时,也大多打出“好钢用在刃上”之类的宣传语。 (艾玲)
天价高考预测题:
单科卖一万 准不准确我不管
本报5月9日讯(见习记者 李婷婷) 临近高考,书店均推出高考预测、内部材料等辅导册,网上各类高考预测题也层出不穷,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记者9日发现,某网站一套预测题的售价高得离谱单科预测题一万元。
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与客服人员进行了交谈,客服人员称,这一预测题由专门的研究人员出题,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预测不准确也不退款。当记者问如果预测的题目与高考试题存在很大的出入怎么办时,客服人员开始介绍代理的产品,岔开了话题。
当记者问这项产品为何定价如此高时,客服人员称他们只是代理,并不制定价格。由于对该商家持怀疑态度,记者提出有空亲自去济南总部(商家的地址)去看看,客服人员称,不接待来访顾客,只进行网上交易,顾客交款后,该产品将于高考前24—48小时通过邮箱的形式发给订购的顾客。
专家说法
不可迷信“一对一”
已经进入5月,补习机构对于高考生的“一对一”辅导询价者,都显出了“不屑”态度,“都这个时候了,钱已经不是问题了,关键是分,一分抵千金!”但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时并没有很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程度和心理态度,有些家长甚至把高额的“一对一”学费作为激励孩子的一个手段。
滨城区第一中学高三的王老师认为,“一对一”授课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教课,针对性更强,的确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家长也不该迷信“一对一”,如果学生原本的基础框架都没有形成,考前的恶补也不会有显著效果。而且,家长要把握考生的心态,面临高考的压力,很多考生本身就很焦虑,这种“一对一”的选择,学生自己是否接受也很重要,如果被家长强迫着也不会有好效果。
高考前一个月注意事项:
身心与考试“齐步走”
如何调整复习 考前一个月,复习的重点不要再放在难题攻关和突破上。考试易难程度一般是遵循7:2:1的比例来的,也就是70%的基础题,20%的提高题和10%的难题。因此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把70%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那70%的题目上是最合理的,而且,还要努力争取在考试时确保70%的那部分题的准确率,这是达到本科线的基本保证。如果在此基础上,再用20%的时间和精力去挑战那20%的题目,把10%的难题作为兴趣题来做,就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成效,更能增强自己应考的信心。
如何调整饮食 足够的营养不等于吃得多和吃得好,而是吃得合理。考前一个月,不宜进食较油腻和糖类食物,比如猪肉、油炸类食物等,因为这类食物的消化过程较长,容易使人感到疲劳;其次,饮用饮料需适量,尤其是功能性饮料,因为饮料中不仅含有高糖,还含有各种添加剂,容易引起肌体各种不良反应。
考生应保证补充高质量的蛋白质,建议食用新鲜的鱼、虾、鸡蛋、牛奶和一定量的瘦肉,这比服用保健品要有效得多。此外,考生应该保证每天都食用足量的新鲜蔬菜和瓜果,因为它们不仅富含维生素,而且容易消化。
把握考纲多做有用功 在考前一段时间,知识和能力基本到位,再看考试说明理解会深刻些,最好是结合往年考卷,分析试卷中有多少分值基础题、多少分值中档题、多少分值难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在哪些方面还要努力。对说明中不作要求的,不必再去花时间。
减少细节失误规范书写 书写很重要,有些学生平时书写潦草,把文字或数字写得很难分清,答题书写不规范会导致重大失误。
学生在平时练习时应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可以把自己的书写步骤与答案的给分标准对照。此外,学生要准备一本“错题本”,把平时测验中经常犯错的题目抄写下来,在最后一轮的复习中,要重视曾经做错过的题目的温习。
准确定位志在必得 各类考生的目标已明确,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定位进行复习:基础一般或较差的同学不要盲目攀高,还是应该以基础题为主攻方向,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做,能得几分算几分。但要注意的是,难题不是这部分考生的主要得分点,花再多时间在这儿也得不到多少分,不仅会使整体效率低下,还会影响情绪。而目标定在重点大学的学生则要在后三题和客观题中比较灵活的题目上多用些时间。
行一百里,不要败于九十 高考前一个月左右被称为“学而厌”阶段。休息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是绝对的,每个学习段之间都要放松来转移注意力,如此才能保证下个时间段大脑的兴奋度不下降。
临考状态的调整也是高考的关键部分。这个阶段做题量该适当减少。将重点放在知识点总结,整体回顾上。考前3到4周最好能将作息时间与高考时间配合。比如高考上午场9:00开始,按照个人生活规律最好将生理兴奋点调至相应时段以达到最佳考场效果。
考试过程中,记住一句话: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行一百里,不要败于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