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艺术类专业校考 报考作曲者不及招生总数1/10
站到台上一唱,10万、20万进账;写歌、谱曲累得吐血,得手只有几千补贴!这种社会现象,导致正在进行的艺术考试出现了声乐专业考生门外排长队、作曲创作专业老师门内等人来的局面。
近日,记者来到部分省外院校来湘组织艺术类专业校考考点,发现报考作曲或音乐创作类专业的考生人数较少,甚至有学校出现无一人报考的局面。
鲜少有人报考音乐创作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考生报考音乐创作。”26日下午,在位于左家垅的2011年省外院校来湘组织艺术类专业校考考点,北京演艺专修学院的招生老师一声叹息。今年音乐类创作类考生总体报考人数较少,而他们学校该专业还未有一人报名。
“想当美食家的太多,而能沉下心来做菜的太少。”这位老师摇摇头说。
记者在另一考点——湖南师大音乐学院看到,音乐类招生院校有119家,而涉及作曲或音乐创作的院校却不到20家,可即便如此,该类院校的此专业常出现招生不满。
云南艺术学院的招生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学校音乐类招生70人,报名的考生不少,但作曲专业到现在报名的才7个。”
学艺术忌功利浮躁心态
记者路过一考点时,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动听的歌声,但当这位考生走出来时,却看到他满脸沮丧。一位考官告诉记者:“这个考生唱歌还不错,我们要求他再唱一首时,他快要哭了,原来他拿手的就这一首。”
北京演艺专修学院的招生老师说:“对音乐的感觉和把握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底子不深厚,谈何要达到创作的境界呢?音乐创作需要考生综合能力特别强,合唱、和声、声乐、乐器等缺一不可,现在哪还有小孩愿意沉下来好好学?”
云南艺术学院的招生老师认为,这种原因的形成与社会大环境有关,一些考生看到歌手一曲成名后名利双收,便纷纷效仿,这种功利浮躁心态,再加上作曲薪酬低下等原因,导致了唱歌的人多,创作歌曲的人少。
“就好比会品尝的美食家太多,而会做美食的厨师太少,结果自然是一群美食家就着酸菜吃泡面。”该老师感叹道。
“歌唱得再好,没有好的歌,也唱不出名。”老师说,近年来通过选秀等平台出现了很多新歌手,但是真正能让人记住的并不多,就证明了这一点。
更多艺术类高考信息查询请放问:艺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