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术高考 > 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误区知多少?

日期:2008/11/13 不详

  有人把志愿填报比作与高考的“第二次握手”,也就是说,经过高考这种实力竞争后的大多数考生,一点都不见得轻松。也曾有不少过来人坦言“考得好不如填得好”,一个恰如其分的志愿往往能让许多考生得偿所愿,反之,又有多少人为之黯然神伤。且不论这样的说法是否到位,但高考志愿填报的严肃性和挑战性却不难窥见。那么,就考生志愿填报而言,主要存在的误区又有哪些呢?省招办专门为考生们指点迷津。

  误区一 名牌大学,我的眼里只有你

  山东考生A,高考成绩为665分,本科一批第一志愿填报清华大学,第二志愿依次选择了同济大学、上海交大、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本科二批及以下志愿均未填报。结果该生一志愿未达到清华大学当年调档线,所报第二志愿各院校本身“一志愿”就已经爆满,根本无须接收考生A这样的“二志愿”考生,所以造成落榜。

  提醒:考生思想活跃,对名牌或重点大学充满憧憬与自信本无可厚非,但那种“破釜沉舟”式的志愿填报法不可取。一方面,“名牌”不同于成材,不是进了重点大学就铁定会成为一流人才,有时候不为“牛尾”做做“鸡首”,也能闯出一片天地;另一方面,在高考成绩还不具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志愿填报还是要慎重。

  该生的志愿填报失误在于:首先,第一志愿没有合理定位,像2003年浙江省每批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都在80%左右,全国情况也类似,因此一志愿如果不慎重选择,脱离实际,往往会造成录取被动;其次,志愿填报没有梯度,实际上,“梯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一、二志愿之间,一般的“梯度”其实就是没有“梯度”,仔细分析其第二志愿所填报院校均为重点或名牌,梯度并不明显;按照梯度填报志愿,一般是在确定第一志愿后,把正常情况下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填在前面,而录取分数预计会较低的学校填在后面;以重点批一二志愿之间为例,至少应相差30分以上。根据浙江省内高校招生志愿填报情况,二志愿、参考志愿的填报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

  误区二 热门专业,单恋一枝花

  考生B,2002年高考成绩643分,报考了某名牌大学,尽管达到了该校的最低录取线,但只填报了“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且专业不服从分配。而那年该校这两个专业报考的考生特别多,录取的最低分数比该生的分数高出10分之多,因其专业不服从分配,学校又不敢安排其他专业,故而造成该生落榜。

  分析:1998年在浙江招生的一般本科院校南京邮电学院、北京信息学院,其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和计划数之比各为5∶1和10∶1,实际录取分数线比重点线竟还高60多分,两校各有250余名、200余名上本科线的考生落马。

  一方面考生对热门专业如此趋同;另一方面热门专业计划数也有限,这样势必会造成填报志愿和招生录取时出现“撞车”现象,造成很多考生高分落榜。至于那些委屈自己兴趣特长硬挤“热门”的考生来说,更是不足取。

  提醒: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鹜,不是志愿填报的理智之举。该考生的失误在于过于强调专业的热门程度,且专业志愿填报没有“梯度”。其实,从就业形势来看,专业的冷与热是在变化的。譬如1990年前后,“经济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招生非常红火,但在1996年后国内不少行业对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亮起了需求饱和的“红灯”。前些年持续升温的计算机、政法、新闻、医学、师范类专业,如今在就业市场上也不再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反之,“冷门”专业是否会一直“冷”下去?如2000年以前“热度”一般的“生物学”、“生命科学”、“市场营销”等专业,随着基因克隆等科学领域的突破、WTO的扩展,逐步成为热门;从地域角度,早在20世纪末期,如“材料科学”专业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已经是热门,而在我国到目前为止仍然不为广大考生所关注。考生有必要开阔眼界,进行冷静分析,提高预见性,增加科学性。如果预感到某个你感兴趣的冷门专业将来会“变热”,则考生不妨大胆一试。

  而且如今,不少高校都已经实行“高教立交桥”、入学后转专业等制度,考生大可不必在专业选择上为自己设一道门槛。对于专业志愿的填报,当然也不能任性而为,也应该同学校志愿一样由高到低降幂排列,不能填成“平列式”,也不能填成“波浪式”,更不能填成“升幂式”,而应使自己所填的专业志愿顺序形成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

  误区三 地域情结,坚持到底

  陕西考生C,2001年理科高考成绩为601分。其本科一批第一志愿填报北京化工大学,二志愿填报中南大学;本科二批第一志愿填报北京工商大学,二志愿填报青岛大学。结果该生一志愿没有达到北京化工大学的调档线,加上中南大学第一志愿就已经录取满额,故考生一本落选;二本录取,北京工商大学最低录取分为627分,青岛大学也不需要二志愿考生,因此该生二本也落选。

  分析:有招生资料显示,不少人特别是城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院校所在地域的选择带有明显倾向性,热衷于报考京、津、沪、宁、穗等经济发达城市或沿海开放地区院校。在杭州,有部分考生甚至就希望留在杭州市区就读,对内陆或边远地区的院校兴趣不大。将院校所在的地理位置、环境与交通状况等作为志愿选择的主要依据,多发生在解决问题或独立生活能力较弱的考生群体、独生子女或对子女溺爱的家庭,出于对家庭的依赖心理和对优越生活环境的留恋,将读书求学当作“婚嫁”大事一样来操办。

  提醒:志愿填报中存在着浓郁的地域情结,对于高考成绩在分数线上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来说,弊大于利。因为除了学校的知名度、专业热门情况、招生计划数外,地理位置、交通方便程度等也能左右院校之间的梯度。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城市或沿海地区的高校对考生总是相对诱惑力要大一点。因此,巧用这种由地域因素形成的“供需比”,就可以为那些成绩处于中段的考生增加录取砝码。

  当然,有时候也要关注外地高校录取存在的“大小年现象”。外地学校相对本地学校、小城市学校相对大城市学校、招生少的学校相对招生多的学校报考的人数较少,其实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人们觉得“大门好进”,其实走大门的人多了,大门也会显得拥挤,如果能巧用反向思维,改报人们忽视或不敢报考的学校,录取的机率反而有可能增大。因此,不妨和别人多交流,了解别人的选择。

  其他误区,谨请勿踏

  一、信息失真,人云亦云

  不少考生对各项政府部门公布的政策和各类信息都不是了解得很到位,相反,却实行小众议论,道听途说,对信息或政策误读,导致填报志愿的失败。

  二、不求科学,跟“感觉”走

  在历年填报高考志愿过程中,不少考生都会犯这样的错误:看见“园林设计”就以为是学种花;看见“政法”就以为是学做法官……往往跟着感觉走,以“感性认识”指导“理性操作”,但“感觉”和“实际情况”之间往往有很大差别。

  三、不实事求是,兴趣至上

  填报志愿时,凭一时冲动,自以为对某个专业感兴趣,结果进入大学后不久就想换专业。把中学教育期间的某个爱好夸大成为未来的职业兴趣,“兴趣”与“现实”产生矛盾。

 

相关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