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考生借鉴的几个成功案例
★案例一:巧填志愿── 一分也没浪费
家长:高女士
考生:小刘
分数:462分
学校:上海中医药大学
高女士儿子的高考成绩真的是一分也没有浪费。那年,北京的重点线是462分,她的儿子考了462分,最后还是以第二志愿考生的身份被上海中医药大学在第一批次录取。
实际上,无论是高女士,还是她的儿子,他们都对第一批次第一志愿没有把握。在他们看来,有把握的是二类高校。
早在高中阶段,儿子就选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第一是医学;第二是法律。填报志愿的前夕,当很多家长们都忙于查看各个学校资料的时候,他们按兵不动:孩子已经认定志愿。最重要的是,分数摆在那里,没有更多的选择。当时情况并不理想:儿子一模发挥失常,358分。凭借对儿子实力的了解,高女士估计儿子正常发挥的分数在470分左右,即使再失常,也能有450分左右。
家里人把希望寄托在北京联合大学上。前几年,它的最高分数在430分左右。儿子很痛快地在第二批次第一志愿填写了该校的法律专业。第一批次第一志愿是他心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理想———首都医科大学。接下来的志愿本不想填写,但是规定不允许有空白。
上海中医药大学早已映入高女士和儿子的视线。但是它是第一年招文科生,在北京只招1人。他们心里没底,认为风险太大,不敢在第一志愿填报。把它填报在第二志愿,龚女士和儿子纯粹是抱着“填空”的态度。
“真没想到,儿子居然被它录取了!”高女士说。“估计是大家都不敢报考吧?我们真是幸运!”
★案例二:父与子的斗争──如愿以偿
家长:沈先生
考生:小沈
分数:540分
学校:东南大学建筑专业
说到报志愿选专业,沈先生曾与儿子进行了一番较量。
最开始沈先生咨询儿子的兴趣,儿子列出两大爱好:一是法医;二是医学。自认为了解儿子的沈先生打消了他这两个念头:儿子性格仔细,心理素质却不是非常好,未必适应法医那种工作方式和环境;而医学的就业面有些窄。
“学经济吧!”他建议。儿子一口回绝:“我不喜欢。”“你喜欢什么?”父亲问。
“美术。”儿子说。
沈先生立刻建议:建筑怎么样?既符合爱好,又有专业。沈先生的工作与建筑有关,他向儿子介绍建筑专业的具体分类与知识结构。儿子同意了。经过一番协商,最后父子两人达成一致:专业志愿不能过于集中,并列出志愿填报顺序:建筑、经济、医学、园林。
专业定了就开始挑学校。沈先生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先是把设有这些专业的学校挑出来,列出分数段和招生人数。儿子一模只考了490来分,二模却达到580分左右。沈先生中和这两次成绩,把儿子的院校志愿锁定在录取线为510—560分的学校。
沈先生做了几套志愿方案。最后儿子说了一句话:我不愿在北京上学。这样,所有的志愿学校不得不放到外地。正式填志愿的时候,从下午1时开始,直到晚上6时才结束。方案在反反复复中变来变去,沈先生最后决定是东南大学建筑专业。
成绩出来,沈先生的儿子考了540分,如愿以偿上了第一志愿。
事后沈先生总结经验,志愿填报成功来自对孩子的了解。实际上,自中学开始,每次考完沈先生都给孩子做区里排名的预测表。有时他甚至故意把孩子的名次往后排,一旦成绩出来,名次提前,孩子反而更高兴。这样,每次大考,孩子的成绩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在高考前,他一再告诉儿子:大学,考上考不上都行,重要的是头脑清醒,健康快乐。上大学不过是增强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而上了大学,不在于学校好坏,重要的是找到自信。如果不是这样,上再好的学校也不算成功。
★案例三:填报志愿四部曲
家长:李慧
考生:小冬
分数:543分
学校:中央财经大学
保险专业前奏:正确估计考生实力
李慧对女儿的估计是,发挥正常高考成绩应该在580分左右。如果再加上考试发挥失常、心理紧张等因素,估计在560分左右。
步骤一:制表圈定学校范围
有了对女儿实力的初步判断,李慧和丈夫在高考报志愿前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晚上只有一项工作,摊开高校的招生简章,把学校的名字、好的专业、前3年的分数线和在京招生人数等详细资料,一一记录在案。家里没有大桌子,夫妻两人干脆把表摊在床上。这样以每天两三所学校的进度前进,一个月下来,挑选了几十所学校。
步骤二:一模之后缩小范围
孩子一模的成绩出乎李慧的意料。511分怎么看都与平常水平相差甚远。如果按照一模成绩,原来所选的院校全要推翻重来。关键时刻,李慧夫妇与女儿一起探讨分析了一模成绩不高的原因。女儿说,主要问题出在综合能力测试上,很多题明明知道答案,当时却没有答出来。归根结底是自己对这种题型不适应。李慧夫妇心里有了底,女儿高考若正常发挥,最坏的情况也能比一模多加20分。可他们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把报考志愿确定在录取线为530分—550分的学校范围内。经过精挑细选,他们把范围缩小到30多所高校。
步骤三:实事求是填报志愿
高考结束后,女儿估计自己分数大约在550分左右。这时到了选择专业的关键时刻。李慧夫妇事先征求过女儿的意见,她对生物和心理比较感兴趣。但是李慧认为这两个专业的专业性并不强,她自己是会计,希望女儿能有一技之长。而工科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李慧认为尽管工科有一技之长,却不太适合女孩子发展。经过一番比较,最后夫妇二人看中了几个专业性强又是社会急需的专业,比如保险、汽车、资产评估、精算师等。他们向女儿一一介绍这些专业。最后既符合条件又符合分数的学校只剩下五六所。
一个硬件被提上日程。李慧夫妇坚持女儿上一所全国招生的学校,理由很简单:女儿性格单纯,可以借此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学习,开阔自己的眼界。一所又一所的学校被排除,最后排除的是一家颇负盛名的财经类院校,因为“据说行内子弟报考该校比例极大”。最后,中央财经大学保险专业成为女儿的第一志愿。为了保险起见,第二志愿选择首都经贸大学的资产评估专业。按照该校的说法,凡是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分数必须高过第一志愿报考该校考生30分。而以女儿的实力,高出该校往年录取线50分应该没有问题。
分数出来,女儿考了543分,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是563分。当年中央财大在北京提档线是549分。女儿如愿以偿上了第一志愿。今年,李慧的亲戚纷纷找来:“你的志愿填得真好,帮我们也参谋参谋吧!”
★案例四:充分考虑实际──自己决定命运
考生:李洋
分数:511分
学校:湖南大学建筑专业
与很多同学不一样,李洋的学校和专业完全是自己选择的。他认为:“高考是人生第一个重大转折,应该由自己来决定命运。”在他看来,兴趣与爱好才是最重要的,家长要做的就是把握大方向。他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决定方向,毕竟这一生是他自己要走过的。
尽管李洋的做法听起来很“冲”,可他并不鲁莽。李洋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高考之前他的身体状况不好,所以不敢填报过高的志愿。李洋还有一条原则:不想在北京读书。他的志愿学校都在外地。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他的首选。但是该校只在北京招一个人。李洋认为以自己当时的身体状况,风险太大,于是放弃这一志愿。他还想学计算机出国,但又知道自己的数学不好,即使真的学习这个热门专业,也不会太顺利。李洋又一次选择放弃。
没有家长的帮忙,所有学校和专业介绍的阅览工作都是李洋自己完成的。他没有刻意找时间来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只是在每天读书疲劳时,才把报考指南拿出来翻阅,当作自己的一种休息。
余秋雨的文章决定了李洋的去向。书里面提到湖南大学,提到岳麓书院,李洋对此很是神往。参照以往的成绩,李洋认为自己很有把握。至于具体专业,爱好画画的他选择建筑。而在填报志愿之前,李洋还特地请教地理老师,老师告诉他:湖南非常适宜居住生活。
到了湖南之后,李洋在气候、生活习惯方面着实适应了一段时间。他不后悔:“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