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学堂 > 舞台美术

关于对舞台灯光设计中光色运用的几点体会

日期:2009/10/27 网络
      所谓光色,即光的色彩,是舞台灯光中最能表现情感的造型要素,它在渲染戏剧的情调、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情感方面;在表现空间和时间方面;在控制演出节奏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舞台上所展现的布景、服装、化妆道具进行了“二次着色”,统一并协调着舞台的画面色彩。由此可见,色彩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现象,从古希腊时代开始,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对光与色的探索,长期以来,关于色彩的论述浩如烟海,在这里笔者无力对光色做科学的严谨的理论研究,只想浅谈一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对舞台光色运用的几点体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及读者批评指正,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一、光色的情感象征
  光色是舞台灯光诸要素中较为重要的一个,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因素。色彩能引起人们的审美体验,由人们的记忆而产生同类联想。例如红色,可以让人们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联想,联想到火和血,进而联想到太阳、婚礼、战争等等,感觉出热烈、温暖、喜庆或者恐怖、疼痛、死亡。在舞台演出中灯光设计常常用光色的象征或含义来表现和烘托剧情、渲染气氛。不过,因为群体文化的差异和个人习惯以及心境的不同,对色彩的联想和感觉也有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1、 色彩联想示意图
2、部分颜色的色彩情感
颜色
联想
情感象征
红色
血、火、日出、婚婚礼、战争…..
热情、温暖、光明、喜庆、祝福、恐惧、革命……
橙色
收获、秋、晚霞、日落……
幸福、喜悦、华美、诱惑、欢快、富饶……
黄色
麦田、柠檬、光芒、黄金……
希望、光明、辉煌、高贵、华丽、收获……
绿色
森林、草原、青山、春季……
青春、和平、希望、生命、健康、清新、宁静……
蓝色
海洋、蓝天、星空、湖水、阴暗……
广阔、高尚、优美、悲伤、凉爽、理智、阴暗……
紫色
梦、紫罗兰花、丁香…….
优雅、高贵、幻想、忧郁、神秘、低沉……
白色
雪、白云、浪花……
纯洁、神圣、明朗、纯净、圣洁……
黑色
黑夜、葬礼……
罪恶、恐怖、神秘、寂静、死亡……
………
………
 
  综合上表可以看出颜色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和反应,在舞台灯光设计中,不仅可以用光色获得色彩效果,还可以用这些光色的象征或含义渲染剧情,诠释人物内心情绪变化,烘托演出气氛。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灯光设计对色彩的注重并不是仅仅要通过某种色彩去追求片面的灯光效果,研究如何使许多色彩混合起来更为悦目,更不能把它们当成规则和定式勉强运用。舞台灯光色彩是“活的色彩”,是“会说话”的色彩,光色的运用是复杂的艺术创造过程,是艺术修养和技术经验的完美体现。
二、光色的运用要点
1、设计上遵循“一色为主,它色附之”的原则。
  所谓“一色为主,它色附之”,是指灯光设计在创造每个场面的灯光气氛时要有明显的色彩倾向,在整体布局和它所形成的色彩效果要做到主调明确,在表演区使用色光时,应该简练鲜明,突出特征。在运用色光的技巧上要掌握色光的艺术效果,以保证获得明确的主调,这样才能更鲜明的表现剧情的主题。例如在大型舞蹈诗《西出阳关》(该剧获文化部“文华”灯光设计奖)“古道”这一幕中:一支驼队在太阳初升的清晨,沿着古丝绸之路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缓缓行走,由远而近……在这场戏的灯光设计中,我用蓝色天幕做背景,演区以黄色光作为主调,开始用黄色侧光投射到舞台,象征着清晨晴朗的蓝天、初升的太阳……随着驼队的由远而近,黄色光渐渐加强,从不同的角度投射出来,舞台逐渐变得明亮、温暖,象征着太阳从天空中已缓缓升起,金色的沙漠随之变得明亮起来。在驼队完全走近时,黄色的强光铺满整个舞台,舞台瞬间变得绚丽灿烂,让观众在视觉产生一种震撼。此时的舞台上,蓝蓝的天空,阳光照耀的广阔沙漠,金光闪闪,长长的驼队伴随着悦耳的驼铃声悠然而行。优美的画面,深刻的意境,预示着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的美好前景,揭示了西部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讴歌了西部各族人民以积极乐观、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开创了闻名世界的古丝绸之路,弘扬和传播了博大深遂的中国文化,使东西方的文化、商贸在这里交汇延伸……
2、运用光色强调色彩对比
  在灯光设计上,运用对比的手法,利用色光本身在色相上的区别去营造舞台气氛,是获得色彩效果、创造意境的主要手段。常使用的方法是明暗对比、色调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大小对比等。在舞剧《西出阳关》“红柳”的这一幕中在灯光设计上我运用红色灯光,配合演员全红的服装,使舞台上呈现一片火红的瑰丽色彩,以黄色逆光为衬托,使舞台上一群红衣少女婀娜多姿,犹如大漠中枝枝柔韧的红柳,她们那青春奔放的舞姿,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享受,更深层次的展现出沙漠红柳坚韧乐观、不畏艰险、顽强抗争的品格,表现出了劳动人民以大无畏的气概创造历史、创造生命的壮丽诗篇,通过色彩对比运用,使红色光的赋予了“红柳”新的内涵、新的生命、新的活力,更好的烘托了剧本的主题。
3、运用光色要有起伏变化
  灯光设计应该根据剧本主题及剧情、导演等诸多因素的要求,在运用色光时做到有明有暗,有冷有暖,有繁有简,具有起伏变化以配合烘托剧情及人物的表现,要全面考虑全剧色调的运用,通过场次间主调的变化,获得全剧光色的起伏变化。在《西出阳关》“莫高窟”这场戏中,为再现画工们口咬油灯,借着昏暗的灯光在洞窟中雕塑、绘画的辛苦创作情景,在“雕塑”这段群舞上,我采用深蓝光做底光,表现洞窟的昏暗,流动光中用一组深蓝光做地流,用一组浅蓝光做高流动,着重突出演员的上半身舞蹈,下半身完全隐没在洞窟的阴暗中,展示给观众一尊尊活的雕塑,使演员动作身影的更具立体感。为表现美妙绝伦、巧夺天工的敦煌壁画及雕塑,在灯光设计时我先运用蓝灰、压抑的手法,用局部光源表现壁画创作者辛苦的劳作身影,当创作者对佛像顶礼膜拜时,演区光逐渐变暗,舞台上洞窟因此变得更加阴暗,烘托了洞窟的神秘氛围,加强了观众对洞窟壁画的好奇和向往…随着渐起的仙乐悠然飘来,一尊巨大的精美的佛像展现出来表现了佛的深邃、博大、精深…与此同时一束束极强的黄色光束由各个洞窟急射而出,洞窟中一尊尊佛像栩栩如生。成排的黄色逆光由洞窟深处射出,就像佛光铺满每个洞窟,身披佛光的佛像更具立体感。佛光并从洞窟辉映出来,洒向舞台。在金色佛光映照下,整个舞台金碧辉煌……如此美妙的场景令观众叹为观止,在艺术享受的同时也深刻的领悟到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智慧,创造了历史、创造了艺术、创造了美……由此可见光色的起伏变化对戏剧主题的表现、剧情的渲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掌握光色在总体舞台画面色彩的和谐及尺度
  灯光艺术,是依附于戏剧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为戏剧内容服务的。光色的变化到了让人忘记了戏剧内容,让人眼花缭乱,也就失去灯光存在的意义,所以灯光不能喧宾夺主,要融入剧情所表现的
内容当中。同时在灯光设计中无论是否具有灯光变化,构成舞台画面的色彩必须是和谐的,从而使演出的艺术形象、气氛的渲染更具有感染力。齐白石先生在谈到作画时强调: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灯光艺术也如此,只有这样,才会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增加戏剧的感染力。另外,灯光设计要考虑多方位的观众视觉,以获得多视点的色彩效果。
5、光色运用的不同特点及风格
  灯光设计一切都以舞台、剧情为出发点,在现代舞台演出发展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根据剧本内容、风格及表现形式,灯光的表现方式也要多样
相关舞台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