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学堂 > 舞台美术

光的旋律----舞剧《惠安女人》灯光设计淡

日期:2009/10/27 网络
  一、方案的准备
  大型舞剧《惠安女人》讲述了阿兰一生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动人故事,阿兰降生之时,父亲在海上遇难,母亲将女婴托付给姐妹后跳海殉情。在养母的精心抚育下阿兰长大成人。母亲、阿石、阿兰组成三口之家在渔村平静地生活。阿兰听从母命嫁给了渔民阿涛,一对新人度过了漫长的洞房花烛夜,因遵循当地习俗,阿兰在天亮之前离开了夫家。闽南传统的“开渔节”后阿涛、阿石和弟兄们又出海打渔了。噩耗传来,海浪夺去了阿涛和弟兄们的性命。死里逃生的阿石将噩耗告诉阿兰,阿兰悲痛欲绝,决定化悲痛为力量,带领姐妹们筑一道母亲版的港湾。让所有出海的渔船平安靠岸,让丈夫和父亲们回到亲人身边。舞剧正面歌颂惠安女人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个性和大海一样无私博大的母爱胸怀。塑造了阿兰为典型的惠安妇女的群体形象。
  该剧给了灯光很大的艺术想象空间,舞台以大海为背景、以石头为主体的刚柔结合,通过场景不同层次的变化,大海呈现了它独特的语言,有平静的大海,有狂怒的大海乃至吞没生命的大海。石头、石屋、石墙、也着意再现了惠安地域特色,诠释了惠安女人石头般的个性。虽说《惠》剧为我们留下了很大创作空间,但舞台灯光应采用什么手法将影响整个设计思路。作为灯光设计,笔者曾观摩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当代灯光作品,纯写实手法办确实难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但作为一部“剧”它必须有特定的环境和时间的定义,这就需要通过灯光进行巧妙而又艺术的再现。《惠》剧有幸特邀“灯光诗人”金长烈教授为灯光总顾问,金教授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灯光艺术的独到见解,提出该剧灯光应寻找一个再现性与表现性的交融点,在光的处理上应“不择手段”,从而使“惠”剧灯光艺术处理有明确的走向。
  二、气氛的渲染
  《惠》剧由序、五个场次及尾声组成。其中序、一场、三场、五场及尾声是大场面。灯光主要在气氛上做大渲染,同时也在细部对人物的内心情感作灯光表述。
  《惠》剧一开场就表现“海难”的场面。阿兰的父亲在这场“海难”中遇难,母亲生下阿兰后,跳海殉情,继母怀抱阿兰痛苦、迷惘。灯光在这场处理上总体气氛以深蓝色调垫底,舞台后区有一盏4000W大功率闪电器。上场门流动架捆绑12盏PAR灯,分三道用808浅蓝分别闪动,制造“海难”的紧张气氛。主要人物用追光点缀,在追光的运用上并不是一盏追到底,而是根据不同的角度和需要来调度追光,追光分布在舞台的不同位置。这7台追光灵活应用,追求的是流动的“雕塑”多变的构图。
  舞剧第一场讲述少女阿兰在养母的按排下出嫁的场面,按当地的习俗,众姐妹为阿兰哭嫁送行,婚姻的船搅乱了少女宁静的港湾。幕启,渔村、海浪、沙滩,构成了宁静美丽的渔家生活画面。灯光以浅蓝。淡绿为主色调。舞蹈内容是展示惠安少女织网场面的大群舞,亮丽的惠安少女服饰在灯光下美丽动人。这是一个进行大面积铺光的场景,共用了5道反逆光,每道用了18盏2000W带换色器的回光灯,共计90盏。舞台两侧分别加设4道流动光,每道为上、中、下三层电影回光灯。可以说这一场的光亮度及色彩均是饱和的,画面极具美感,富有情感张力。当表演转入阿兰出嫁,众姐妹为她哭嫁送行时,表演者在情绪上表达的是喜中有悲,悲中有喜,灯光设计用了12盏雪白的电脑灯勾勒舞蹈演员的造型。随着音乐的动人旋律大红逆光洒满舞台,形成红里套白的景象,达到美妙动人,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第三场讲述的是“开渔节”的盛况。“开渔节”是当地的传统节日,节日过后男人们就要出海进行长达数月的捕鱼工作。这一场舞蹈场面盛大热烈,欢乐喜庆的气氛一直占据着舞台。灯光设计采用金黄色调来营造人们在“开渔节”的欢乐气氛,其中阿兰与阿涛的双人舞部分,灯光追求的是美丽、温馨的氛围。在追光下,舞台空中笼罩着粉红光,电脑灯作雨丝状慢慢旋转,令人遐想连连,回味无穷。
  第五场“筑堤”也是以大群舞为主的场面。主要讲述痛失丈夫的阿兰带领惠安女人不畏艰难,筑起一道能让男人们安全归航的港湾,表现出惠安女人伟大的母性情z怀。灯光以浅蓝色为主色调,舞台两侧地面上用了6盏电脑灯作图案扫描。在“抗风暴,战海浪”的场面中,灯光在闪动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抓住各组舞蹈造型,用强烈的光进行不同角度的照射,让观众在视觉上产生了光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结尾随着抬石惠安女的出场,灯光设计先是用64盏PAR灯作为地逆光,紧接着空中的5排大回光反逆依次推足。金黄光加上正面两侧的强光,在金灿灿的黄斗笠的交相辉映下,舞剧达到全剧的高潮。
  三、情感的烘托
  第二场及第四场没有大群舞,以独舞、双人舞和三人舞为主要表现手段,讲述人物的情感与心理活动,内容丰富,感情细腻。灯光着重帮助揭示人物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下功夫,虽然光的变化起伏不大,但它所营造的氛围,己经给观众提供特定的艺术思维空间。
  第二场讲述的是阿兰与阿涛的洞房花烛夜,是整场的情感戏。灯光在制造情景光后,将更多的视觉空间留给了表演,只是在阿兰为阿涛洗脚到动情处时,缓缓地投下一束红光,表现了二人心心相印的至爱深情。到了第四场“哭涛”一段,阿兰得知阿涛遇难的噩耗之后,悲痛万分,但她没有被不幸的命运击跨。整场以独舞、双人舞、及三人舞组成,灯光用了5盏雪白的追光和4辗电脑灯集中投射在阿兰身上,表现了阿兰化悲痛为力量,坚贞不屈的内心世界。
  舞剧《惠安女人》的灯光设计不轻浮,实实在在,以严谨见功底。在光的布局上,高、中、低不同位置的布光思路明确,强调用光的力度,讲究多变的构图。在色彩的运用上,充分发挥不同色彩对感情的联想。在舞剧中,灯光的变化是以剧情需要为依据,以音乐节奏为契机,有机地相结合的。它留给观众的是一片想象的空间和无尽的回味。
  
相关舞台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