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学堂 > 舞台美术

戏曲视觉审美的再发展

日期:2009/10/27 网络
  最近,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应邀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导了部名为《结发夫妻》的新戏,没想到在岁末年初的红星剧院舞台一露脸,就好评如潮。该剧新颖别致的导演手法和诙谐好玩又另类的演绎风格,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也让杭城观众很开眼,尤其吸引了无数年轻观众的眼球。浙江省导演学会邀田沁鑫与浙江导演界面对面对话,对话之前,田导当然得先谈谈她的导演理念之类。于是,在浙江省文联的多功能厅,田沁鑫畅谈了“戏曲视觉审美的再发展”观点。
  
  田沁鑫的主要作品有话剧《生死场》、《狂飙》、《赵氏孤儿》、《红玫瑰与白玫瑰》;音乐剧场《迷哥》;京剧《宰相刘罗锅》、(连台本戏第一本)、昆曲《一六九九·桃花扇》等。这些作品有的获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文华大奖、文华导演奖、金狮导演奖,还有获编剧奖,曹禺文学奖、中国艺术节演出金奖等重大奖项的。从她的作品中不难发现,田导擅长将当代戏剧观念和东方艺术审美结合,注重肢体表达和诗化语言融合表演,通过意境深远的舞台空间,善于用独特视角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诠释作品。
  
  在讲座交流中,田沁鑫不仅让大家看了她作品的视屏花絮、舞美设计和审美理念,还梳理了中国戏曲的历史发展和审美积淀,剖析了中国戏曲的生存状态及地方剧种的发展空间,阐述了自己对舞台艺术表演趋势,中国戏曲的市场化与平民化关系等问题的看法。其中,她提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戏曲该怎么回归戏曲本体、该如何主动培育市场和观众的话题,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兴趣。田导特别谈到了戏剧作品的营销问题,她认为,要善于运用一切营销手段,除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外,还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比如要运用网络快捷、方便、全覆盖的优势,要早在作品的构思、启动生产前期就开始策划广告营销,登录一切与文化有关的网络。让宣传广告与戏剧生产同步滚动进行,把戏剧生产做成一个文化事件,吸引全社会的关注,花大力气让你的作品“火”起来,产生反响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这正是他们团队让一部部话剧作品在京城及其他都市“火”起来的成功做法。她的理念如同一股清新的风,颇让浙江导演感悟。
  
  田导还结合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新创实验越剧《结发夫妻》的创作,谈了该剧的编、导、声、光、服、化、舞美设计理念与实践。阐述了从剧本立意、舞台美术、表演形态等方面的创新和尝试,剖析了该剧所呈现的“中国戏曲视觉审美的再发展”元素:该剧以平民化语境为叙述基础,结合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一贯的精致、唯美,辅以柔美的舞蹈与部分说唱剧风格,聚焦普通人的婚姻、爱情与家庭话题,更贴近了现代观众;唱腔设计,注重回归越剧本体,让越迷们很享受;在舞台美术方面,既借鉴了国外舞台对空间结构的时尚探索,又保留了中国戏曲舞台许多传统元素,呈现出了唯美与精致、传统与现代、活泼新颖的舞台美术结构方式和新的越剧形态。
  
  进入互动后,浙江省剧协副主席周冠均,浙江省导演学会会长杨小青、名誉会长王复民,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编剧顾天高、省导演学会秘书长倪东海等人就戏曲的导和演关系与执导方式,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与“移步换形”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传统艺术形态与现代市场探索结合等问题,与田沁鑫进行了热烈交流与座谈。
  
  浙江省属院团、全省各市院团和浙江省各有关专业学会负责人、以及有关高校艺术院系教师等近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关舞台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