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简介
日期:2009/10/9 四川文理学院
音乐系始建于1976年,现已发展成为川东地区唯一具有较大办学规模的高等艺术教育基地。开办有音乐教育、音乐舞蹈教育、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三个全日制专业,并与西华师范大学联办了音乐学专业。还开办有成人音乐教育各专业:(本、专科脱产、函授)。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是培养各类音乐、舞蹈、音乐工作者等艺术人才的摇篮。 音乐系在新校区建有标准音乐楼,建筑面积7600多平方米,设有800座的多功能音乐厅、理论课大教室、小组课教室、排练厅、多媒体教室、电脑音乐教室、录音棚、音乐制作室、舞蹈教室、标准琴房和学生社团活动室等硬件设施;拥有钢琴、电子琴、数码钢琴、MIDI设备及各种教学乐器等共605件套;有教学实习基地15个。为各专业教学、艺术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音乐系拥有一支精干的专业教师队伍。有专业教师24人,副教授以上11人,其中客座教授4人(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李民教授、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主科主任王雁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陈四海教授、西华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任胡郁青教授),副教授7人,讲师7人。他们经过多年的实践锻炼,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他们中有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人,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奖60多人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1人次,获省、市级科研奖10项,在国家核心刊物及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100多篇。所编导的舞蹈、声乐、合唱等节目在历届大学生艺术节中均获得显著成绩。舞蹈《大巴山抬工汉》获2005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并同获四川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他们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强的办学能力。 音乐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随时掌握社会人才的需求信息,加强教学改革,更新和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一是专业实行1+2 教学模式,即第一年安排音乐基础课,第二年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及就业方向选择专业。二是建立素质导师制,各年级、各班选派骨干教师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学习人文素养常识和社会应用技能。三是加强艺术实践,经过见习、实习、演出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近5年来参加省、市县的重大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就有200多场次。使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人才。 音乐系自建系以来,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艺术人才1500多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我国的艺术教育工作和文化艺术工作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他们大多已成为业务骨干,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他们中,获得国家级奖项的31人次(其中获得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赛课一等奖1人,全国音乐专业大学生技能大赛第五名2人);获得省级奖300多人次(其中获中小学音乐教师技能大赛等次奖50多人次,声乐表演等次奖200人次,舞蹈表演奖100多人次,舞蹈编导等次奖20多人次);获得地、市、县级奖项若干人次。他们为国家特别是川东地区的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已成为川东地区一颗璀璨的艺术教育明珠。她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乘着祖国腾飞的翅膀,牢记学校“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艺术人才而努力奋斗。 |
相关院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