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术高考 > 留学动态

澳际留学专家:我眼中的留学十年

日期:2009/10/9 

从1999年8月24日颁布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各中介审批留学资质开始走正规化至今,

留学行业已经走过十个年头,我正好经历了这十年,从一个初学者到一个管理者,再到一个能对行业发展

有影响力的高层,感悟很多,也非常高兴留学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从每个留学生案例中不仅看到了中国人

民的认知水平变化,财力变化,也看到世界对我们中国人的看法变化。

  1999-2001年,这是一个有留学资质和没有留学资质的中介混杂的年代,很多没有留学资质的中介挂

靠经营,院校申请也极不规范,留学从业人员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没有太多学校和专业选择,

大家目光都是盯着签证,只要拿到签证,学校和专业并不是最重要的,也没人关心‘星’级排名,一个

MBA专业搞定所有学生。记得2000年7月1日,澳大利亚使馆调整签证政策,凡是申请572类以上签证(高中

以上)都需要至少5分的雅思成绩,大批的留学中介从业人员抢在政策调整之前,拖着成箱的学生申请(

无雅思),拥挤在使馆门口,我曾经跟随老板轮换门口排队,最后阶段每人每次只能递交10个学生申请。

我记得很清楚,流水线赶出的学生材料中,院校都是一个2星学校,一水的MBA专业,一样的银行利息单,

一成不变的收入证明和PS。海外大学和学生交流机会很少,基本上中介公司材料包装,一个校方代表曾经

问我,你们中国人是不是都非常喜欢读MBA,我当时也极其幼稚,认为肯定是这样的,也曾经建议学生申

请其他专业,学生还跟我急过。

【一个特殊申请改变了学生一生命运】

  王伟,党校大专文凭,我没有按照一般人的做法,而是直接申请最好大学,当时申请的是悉尼大学的

GC of Commerce专业,包装了5年工作经验,成功后我才开始教徒弟,曾经有一年大专申请GC(研究生证

书)专业泛滥,现在已是福建高层公务员的王伟还在跟我通信,如果当年没有这个‘闪光’的学历,就没

有现在的公务员身份。

  2002-2004年,这是一个享受特权的留学年代,有留学资质的中介公司壮大,并且拥有很多国外学校

中国代理权,有代理权就有了打开经营的钥匙,一个著名的海外大学来京,会有成百的学生来面试,我记

得最有成就感的一次,公司派我到大学参加培训,我的学生闻讯,连夜坐着火车、飞机从全国四面八方赶

到北京,把学历、成绩原件给我,让我带到海外大学申请offer,我当时带了四十多个学生的原件,一个

硕大的双肩背书包,不敢托运,因为丢了实在不堪设想,飞机上一个老外奇怪的看着我,因为在飞机上还

在填写院校申请表,有了这些特权,很多条件不够的学生都有幸进入名校读书,当年的悉尼大学、墨尔本

大学的入学条件是及格,现在很多专业都需要80-90分以上。学校招生的标准更多的是专业对口,人情和

解释大派用场,学校更相信留学中介的‘一面之词’。

【破格录取的硕博学生】

  张先生是上海东方卫视戏曲台主持人,因为是大专学历,想申请传媒管理硕士,有着传媒大佬的麦考

瑞大学不录取,理由必须本科以上学历,我就带着学生的作品(录像带、照片、论文)直接到大学见系主

任,当年的麦考瑞大学传媒专业系主任是个印度人,皮肤黝黑,在众多白人堆里格外显眼,我介绍学生情

况,他一直摇头,我恨得牙痒痒,最后没招开始吹嘘,介绍这个学生有着13亿观众的台柱,教授终于破格

录取,2006年又去学校时见到读博士的张先生,是这个印度系主任直接带的博士生,老张给印度教授起名

‘耐忍教授’,名片上硕大的4个中国字,笑喷我了,真的人如其名。老张还策划了一部大学拍摄的影视

片,名字就叫《探访麦考瑞大学》,我也是其中一个主角。

  2005-2006年,这是一个留学疯狂的年代,没有资质的留学中介基本上没有声音,大的更大,强的更

强,所有学生都向一些大的留学中介汇拢,我的一个学生笑谈我的工作环境‘鱼市’,人多、味腥、人粥

战。我带领的团队曾经在一次教育展之前奋战数天,每天赶制大批材料,教育展当天还需要专人维持秩序

,每所大学都是数百人面试,那个时候一个国家的大学集体招生,至少汇集上千人参加面试,为了缓解面

试当天压力,我曾经围追堵截校方代表,可怜的校方代表一下飞机就被我拦截,吃饭、旅游、购物都被我

逼迫着看面试材料,曾经一次耍赖威胁校方,如果不把我学生的申请材料看完,不许上飞机回去,记得有

一次带校方到长安大剧院看戏,看戏前的几分钟还在看学生材料,第二天,把已经获得申请的学生名单公

布,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留学改变一个家庭】

  赵姓表姐妹3人是当年我办理的留学生家庭,天津根雕艺术的后人,父亲们做根雕、母亲们都从事饭

馆经营,三个表姐妹一个本科毕业选读硕士,一个正在上大学,还有一个上高中,为了照顾方便、费用低

廉,我给他们统一申请了悉尼郊区的学校,并给三个母亲办理探亲签证,还帮助他们几次往返传递物品,

介绍工作,现在三姐妹都已经顺利获得移民身份,大姐还曾经被天津财经大学母校邀请,以成功学生的名

义在学校演讲,并回国工作,偶尔联系,她说家里最感谢的人是我。

  2007-2008年,这是一个留学中介规范走向集团发展的年代,几乎所有的留学中介都在全国各地开设

分支机构,学生再不用像以前那样花高成本留学,只要在当地递交申请材料,就能通过各中介的‘血液’

运输方式流转到世界各地,能够得到在大城市办理的所有待遇,那年,我们公司开始做系统管理,走正规

化工作流程,标准式的专业培训等,海外院校通常会被我们安排走访各个分支机构,还用上了网络视频面

试手段,让不能来中国的大学随时面试学生。我也随着潮流由点(总部)转面(全国分支)工作,记得有

一个月,我半个月往返各个城市做讲座七八场,每天都是7点左右飞机到另外一个城市讲座,晚上7点左右

再飞回北京,第二天主持北京的部门晨会,学生笑称我是‘太空人’。

【一个玩笑改变一个学校】

  刘先生是一个网站编辑,和我联系完全出于工作关系,我有一个嗜好,在留学方面有极强的煽动性,

终于刘先生由合作方变成了我的学生,当时想换专业转战旅游行业,原先想去瑞士学酒店管理,我建议他

去澳大利亚学习,弄个身份解决他儿子的上学问题,他问哪个大学比较好,我顺手给了他一张我在格里菲

斯大学的照片,坏笑的说,你还是搞传媒的呢,信息真不灵通,世界旅游最好的大学就是格里菲斯大学,

还把黄金海岸的旅游管理专业渲染一番,包括每年的赛车赛事、妮可基德曼和汤姆克鲁斯原先的家等,老

实的刘先生终于答应去这所大学留学,并利用自己的媒介手段奔走相告(各种贴吧置顶),有一次大学校

方代表跟我说,中国学生都公认他们学校酒店专业第一,我偷笑,现在,这所学校真的酒店专业最强了,

哈哈。

  为了疏导学生生源,我曾经率领团队挖掘各个大学闪光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中国学生留学国家

、学校走向,很愉快。

  2009年至今,这是一个透明的年代,留学知情权、留学有了更高的标准服务体系,例如我们公司的‘

客户查询系统’,一次市场研讨会上,我迎合今年高考的作文题《隐形的翅膀》,给我们的查询系统起名

,并被采用,这套系统

相关留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