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学堂 > 舞蹈教育

交谊舞比赛的评分标准

日期:2009/9/24 网络
现代交谊舞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高雅精神文化活动,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用政府号召,没有用国家一分钱,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开展交谊舞活动,如火如荼,风靡全国。更为可贵的是,人民群众在交谊舞健身文化活动中,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创作了一批中国人原创的中国现代交谊舞的舞种,比如:《北京平四》、《南京小拉舞》、《天津吉乐》、《湖北巴山舞》、《东北新潮步》、《台湾翅仔舞》、《武汉三步踩》;改编了一批舞种,比如:《慢三》、《快三》、《慢四》、《快四》、《中国探戈》、《东方伦巴》等等。这些舞种,舞蹈语言积极健康,舞语风格或欢快活泼、或磊落大方,即保持了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优秀传统风韵,又体现了现代化的时尚风采,健身健心,雅俗共赏,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国民间现代交谊舞文化活动的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自觉行为,人民群众在交谊舞文化活动中发挥出来的首创精神,不仅为中国舞蹈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家有关部门看到群众交谊舞文化活动的价值,组织交谊舞比赛,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要比赛,就要有一个相对的评判标准。把评判标准公开化,让人民群众也能参与评判,是中国交谊舞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交谊舞比赛健康发展的保证。
交谊舞比赛的评判标准是一种主、客观并重的标准,这和球类、棋类比赛的客观标准不同。客观标准的比赛,输赢是大家都可以看见的;而评分标准的比赛,就有很重的裁判主观意念成分。但这个主观意念应该和客观标准相对吻合,有差异是正常的,但过度背离客观标准,就不正常了。人们对舞蹈的美是有共识的,这个共识,构成了舞蹈评判的客观成分,也构成了交谊舞比赛客观的评分标准,这个客观的评分标准包涵这么四个方面:健康性、艺术性、技术性、创造性。具体的细则分为:
一. 舞蹈语言的高雅、健康
交谊舞是群众参与性舞蹈类别,不是用舞蹈来叙述故事,而是通过舞蹈语言来展示素质,抒发情怀。因此,评判交谊舞首先是:
动作高雅大方
抒发健康情怀
世界上所有文明的国家都把高雅的,抒发健康情怀的交谊舞舞种列为正规的比赛舞种,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当然不会例外。
二. 基本技术的掌握
身形端正、优美,形体线条构架科学,内聚有根,张力有度。
上、下身动作协调,腰、胯、腿用力正确,程序得当。
脚部动作,脚跟、脚掌、脚尖的正确运用。
舞伴间动作的协调,艺术的统一。
舞蹈动作展示的稳定性、柔韧性、灵活性的能力。
舞语词汇表现的饱满,流畅。
三. 对舞曲音乐的理解和再创作
从相对高点的要求上说,交谊舞不是简单地跟着舞曲音乐做动作,而是舞者用自己的舞蹈形体语言把本来只是听得见音乐演义成可以看得见的音乐。因此对舞曲音乐除了理解,还有一个再创作的因素。
对音乐节拍的把握是否准确?
对音乐旋律是否理解?舞蹈的用词、造句是否吻合音乐旋律?
对音乐情调的理解是否准确?处理的是否得当?
交谊舞的难度和魅力就在于他是一种在现场音乐中即兴创作的舞蹈,不是事先排练好的舞蹈。因此,音乐修养的层次对一个交谊舞选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素质,也是评判高级别交谊舞选手的关键的“试金石”。
四. 舞种特性的表达
是否掌握不同舞种的基本特性?
能否准确地表现出各个舞种的不同风格?
五. 舞蹈的编排能力
舞蹈词汇的选用是否高雅、积极健康?
舞蹈整体编排的合理性、连贯性、完整性。
有一定的高难度动作。
整体舞蹈和舞曲音乐的有机融合。
六. 现场发挥的效果
选手在现场由内而外的文化素质的表现。
充满信心的竞技状态。
冷静而灵活的应变能力。
有创意的即兴发挥。
七. 综合素质的展示
符合舞蹈艺术创作规律的创造性的展示。
舞蹈语言是否有艺术美的感染力?
能否和观众、评委积极交流?
能否对比赛全场的气氛有积极地调动、烘托作用?

这个交谊舞比赛的评分标准,我们曾在“江苏省首届离、退休老干部交谊舞比赛”中运用,得到舞蹈界专家和老干部们的一致好评。评判标准公开,评委评得有根有据,观众和选手自己心中也有杆称,大家比的开心,也比出了水平,促进了交谊舞健身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关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