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科复习指南
新学期伊始,对于广大高三学生来说即将进入紧张的一轮复习阶段。高考各科复习应该抓住哪些重点?怎么复习才能事半功倍?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我省部分高中资深老师,期望能给备考的学子们一些帮助。
英语:多读多写考高分
邯郸市一中张焕发老师提醒广大高三学生,基础知识永远是高考的“本”和“源”,夯实基础知识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在一轮复习中老师一般是以高三课本为蓝本,再结合高一高二的基础知识和语言点,来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同学们在制订自己的复习计划时,一定要紧扣教材,可以自己把高一高二的单词、课文梳理一遍,有助于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丰富词汇量
词汇量是影响阅读速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必须狠抓单词,短语用法,强化记忆,巩固并扩大词汇量。每天坚持背诵30-40个常用单词,学会联想,构建知识网。保证单词辨音,单词拼写和写作不会因此而丢分。
通过六年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已经获得了大量的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句法知识以及语法知识,但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从平时练习及一模试卷分析可见有相当数量的同学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还没有达到能够灵活运用的程度,因此在考试中分不清考点与干扰项,丢掉了本来应该得到的分。
★度过语法关
不少学生抱怨说,自己的语法规则背得不少,语法专项题也没少做,但总是在做单项填空时过不了一个坎。综观近年来高考单项填空考试,我们不难发现其特点是把普通语言知识放在丰富多变的题干中来考查,因此考生应在复习中注意以下几点:1.重点训练那些有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丰富、灵活性强的题目,切忌死抠语法条款。2.要培养自己对题干的分析能力,善于弄清题意,明辨语境。3.善于总结归纳平时练习中常考语法考点的出题趋势。
★熟读课本培养语感
高三教材的课文是进行基础知识复习和阅读训练的不错材料。复习中要尽可能从课本中吸收大量有用的语言信息,包括语法、词汇、句子、段落、遣词造句规则,也可以有意识地背诵一些经典美文、例句、甚至例题,这样可以帮助积累知识,培养语感,逐步形成真正的语言能力和良好的语言意识。
熟读课文,应特别重视英语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注意语言、语法知识的学习,特别要注意时态、构句法以及固定表达的学习。
★阅读最提分
阅读理解题目是高考试卷中的重头戏。因此阅读必须狠抓,学生也必须多练习。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是掌握足够的词汇。而通过广泛的阅读,又可增加词汇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同学们不妨在复习的间歇读些英文报刊如《21世纪报》、英语小读物等,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因为高考的选材多数来源于最新的书报时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阅读技巧和解题技巧。
★作文勤练手
在高考英语试卷中,书面表达的分值为30分,占总分的五分之一。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也对考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现在开始,每周要坚持写上一到两篇英语作文,力求表达地道、通顺,写作过程中要事先打草稿,誊改是使文章通畅的关键;力保书写规范工整,合理适时使用较高级词汇和较复杂的语法结构,从而保证文章能够取得高分。
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很难写出好的文章的。因此,写作应辅以大量阅读,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能通过阅读自我纠正。平时要养成读报、写英文日记的习惯,最好多背诵经典段落和不同题材的优秀范文,多背些常用表达和典型句式,写作时才会思如泉涌、下笔有神。
总之,高考试题中难题、怪题还是只占极少一部分的,高考取胜的关键在于中低档题的成功率。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学生们一定要特别重视并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以后的二轮,三轮复习中有更大的提高。
历史:掌握基础精做题
石家庄四十二中的赵素蕊老师介绍,大概到9月底就要开始进行一轮复习了。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复习是一个艰苦的再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再提高过程,学生一定要抓住这一阶段的复习,因为一轮复习重在基础,重在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如果学生在这一阶段不珍惜不踏实,认为自己都会,那么只会被其他同学迎头赶上。要想在复习中出效率、见收获,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基础知识条分缕析
第一轮复习,考生必须理清单元知识,把握阶段特征,挖掘各个考点知识,掌握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理解其基本特点、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学生应了解各单元的重点,难点,通篇把握历史背景。
主干知识逐个击破,重点难点知识逐一过关。所谓历史的主干知识,也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线索、阶段特征以及一定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文综历史考试受分值大、所考知识点少的限制,往往侧重于主干知识考核,因此在复习时要特别注重主干知识的掌握。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更是不能放过,一定要一一过关。
基础知识结成网络系统复习。历史不是断断续续、无章可循的,而是有联系、有规律性的。复习中应注意各历史阶段的整合和各历史事件的有机联系。比如,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就需要从它的形成,发展,完善,达到顶峰等几方面入手学习记忆,有意识地形成知识线索。必须抓住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因此,在复习时,应该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及事物本身的纵向联系。
知识网络的形成,既有助于把分散在不同章节、互有联系的知识汇合形成连贯系统的知识体系,又可以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既能抓住重点和主干知识,又可以回归到每个知识点中去。“先把书本读厚,然后再把书本读薄”就是这个道理。自己整理知识网络的过程,也是加深对课本的理解,锻炼自己概括综合分析鉴别能力的过程。
★其次,记忆必不可少
复习中有些学生反映,已经将教材看了好几遍,但还是记不住;有些同学认为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内容,感到很枯燥。其实在一轮复习中,记忆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要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理解性记忆。所谓理解性记忆就是学生在记忆时,不要死记硬背,要深入完全地理解知识点,这样才能记得更牢固。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记到前面,忘记后面”的现状,那是因为学生对知识是一知半解,记得不完整,心没有完全静下来,没有真正地走进历史知识。因此,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
重复记忆与回忆。由于历史知识点比较散乱,所以需要大量记忆,一劳永逸是绝对不可能的,想要将知识点记忆牢固,重复记忆才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千万不要怕麻烦。比如在复习第二章时,再对第一章的内容进行一次重复记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再有就是回忆,与前者不同的地方就是,这次要同学们在空闲的时间内合住书去思考去想老师讲过的内容或者需要背诵的内容,就是俗话所说的“放电影”。
在一轮复习中,要将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做得更扎实,更细致。
★第三,少选教辅精做题
很多同学热衷于题海战术,可是这样一来不仅费神而且收效甚微。赵老师的建议是,精心选择、适当练习。做完之后,深入地理解考点的内涵意义,再对做错的题目加以分析,并牢固掌握做过的题。做题的目的就是巩固知识点和补缺补漏。
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将错题集合,对错题进行分析,找出出错的原因,究竟是审题失误,还是基础知识不全,所以,学生在进行练习时,不能仅仅为了做题而做题,而要从练习中得出基本经验和基本做题技巧。
最后,赵老师强调:“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去翻一翻高一高二的新教材,这样可以掌握高考动向;同学之间应该多交流,多讨论;学生应当树立高考意识,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可以适当地翻看一些历史资料,开拓视野,因为高考题有时候会出乎意料,谁也说不准。”
总之,在历史一轮复习时要做到:切忌浮躁,以基础知识为主,脚踏实地;切忌只死记硬背,要理解性记忆,不仅要知其一,而且要能举一反三;切忌盲目性,要有周密的计划。
地理:理科思维解决文科问题
地理是让很多文科生头疼的功课,因为它经常需要理科的思维来学习,邯郸市一中的地理老师马春,就学生在一轮复习该如何复习、该注意些什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第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