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学堂 > 戏曲表演

北京蹦蹦戏的兴衰

日期:2009/9/9 网络
      近来,门头沟区在挖掘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展演了至今仍流传于京西部分乡村的“蹦蹦戏”、“山梆子戏”等民间戏剧,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蹦蹦戏”是评剧的前身,清末民初,曾流行于京城内外的“北京蹦蹦戏”,是评剧形成的一个重要支派,在北京的戏剧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评剧是在民间说唱“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了京剧、河北梆子、皮影戏等多种艺术形式而形成的剧种,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了。莲花落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相传起源于宋代,在关汉卿的元杂剧中就曾提到过。至清朝末年,莲花落形成了“东路”和“西路”两大流派。所以,评剧形成的最初阶段,也有两大支派。一支为冀东的“唐山蹦蹦戏”,也称“唐山落子”;另一支就是“北京蹦蹦戏”,也称“北京落子”。这也是后来“东路评剧”和“西路评剧”的渊源。    北京蹦蹦戏大约形成于清光绪初年。当时,正是京剧和河北梆子在北京红火的时期,受京剧和河北梆子的影响,莲花落艺人将演唱的剧目,进行了“拆出”,也就是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使莲花落完成了从曲艺形式到戏曲形式的变革。为区别于唐山的蹦蹦戏,人们称其为北京蹦蹦戏。初期,北京蹦蹦戏的演员和班社主要活动在北京周边的通县、香河、宝坻、固安一带农村。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由宝坻和香河的蹦蹦戏演员组成的班社首次进入北京城内,在东安市场的小吉祥戏园演出。他们演出的《小姑贤》、《杨二舍化缘》、《顶锅》、《打狗劝夫》等剧目,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内容通俗易懂,演唱生动活泼,很受市民欢迎。北京蹦蹦戏在京城站住了脚,相继有多个班社进京,在天桥、后海和月坛等地专门开辟的“落子馆”演出,十分火爆。连有些河北梆子的演员,都加入了蹦蹦戏班社,改行唱了蹦蹦戏。据传,当时著名的蹦蹦戏演员赵新桓(因其演出时在头上戴一抓髻,人称“抓髻赵”),曾与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杨小楼,一同进宫为慈禧太后同台演出过。至民国初年,北京蹦蹦戏不仅在京城内外红红火火,而且还有一些班社,一路南下,到江浙和上海演出,把这种北京的乡土艺术传播到了南方。在郭沫若、老舍和刘绍棠等作家的文章中,都曾提到过看北京蹦蹦戏的情景。直至上世纪30年代,北京蹦蹦戏红火了几十年。    北京蹦蹦戏的艺人,大多是没有文化的农民,思想上保守,艺术上缺少变革精神,没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剧目,渐渐由盛而衰。上世纪30年代,“东路评剧”的诸多班社,芙蓉花、白玉霜、喜彩莲等名家,相继进入北京,北京蹦蹦戏抵挡不住这股潮流,销声匿迹了。唐山蹦蹦戏则在不断变革中,成为评剧的主流。特别是成兆才“与时俱进”创作的新剧目《杨三姐告状》、《花为媒》、《杜十娘》、《珍珠衫》等,成为评剧的代表剧目。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等一大批评剧演员的出现,更使评剧风靡全国。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演出时,正式将“蹦蹦戏”改称为评剧。“唐山蹦蹦戏”渐而摆脱了地域概念,成为今天的评剧。解放后,中国评剧院曾请回北京蹦蹦戏的部分老艺人,挖掘整理了《花亭会》、《卖水》、《顶锅》等传统剧目,但已很少演出。北京蹦蹦戏的“西路评剧”唱腔,只偶尔在个别剧目的唱段中出现。
相关戏曲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