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术高考 > 艺考动态

专访: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大师马克辛

日期:2009/9/3 鲁迅美术学院

人物简介

    马克辛 现任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IFDA国际室内装饰设计协会理事,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艺术评委、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作品展评委、中国环境艺术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委员会理事,辽宁省建委大项建筑工程专家咨询委员。

    纵观整个新中国六十年,与马克辛教授年纪相仿的设计师是当今设计行业的中流砥柱,马教授的从业经历是这些设计师的典型代表。诚然,这样的人是被光环所眷顾的,巨大光环笼罩下,人们对于他就更加望而却步。但在和这位艺术大师聊天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光环下他的宽厚与质朴,平和与淡定,对自然、和谐的执着与坚持,以及对自己处事风格的不抛弃、不放弃……。

   

    风格缘自天性

    有人说:“好的心态是保持年轻的最大法宝”。而见到这位艺术大师时便印证了这一点。当时暗自推测他也就是40岁出头的人吧,当他笑着说自己早已过了那样的年纪,已50多岁时,竟让笔者大吃一惊。在随后的的谈话中,对于自己的创作风格,他说:“每一个设计师都有他自己独有的风格,而不过于浪漫,也不古板,更加倾向于综合型就是自己的创作风格”。我更喜欢作品中不经意就流露出的一个和谐。在作品中,我也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很多时候,读一本书,看到大师一个作品,又或是看到了某个场景,就产生了创作的灵感。但同样不能忽略的还有整个设计的前期策划。设计一个作品时,我会对人物、地域的背景了解的时间比较长,而一个令人期待的好作品就要更加注重前期的策划与调研,这样接下来的工作便会得心应手。

    艺术中得到的哲学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艺术大师也是如此。“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这些年中收获很多,艺术不仅塑造了我的性格特色,也让我变得更加宽容与平和。“吃亏是福,吃一堑长一智”,这些许多人从小听到大,却一直只是听而不愿接受的话,大师却深信不疑。而对于幸福的定义,我认为,一切幸福来的太容易,那么价值就会相应的减少。只有经过一定的挫折、大风浪,最后触摸到的幸福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幸福。也许,很多人喜欢艺术氛围的事物,就在于它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也能帮助人们参透生活吧!

    历练造就不平凡

    经历过文革的人,他们对待挫折、失败,心态更加坦然。文革的上山、下乡给了我们这一代人很多的历练,和我同龄的很多人都经历过在工厂、农村、部队的生活,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对我们有一定的影响。其实,在工厂、农村这样的地方,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在工厂、农村的那段时间,我接触到了与将来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的东西。经常写个字、画个画,搞搞宣传什么的。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作为第一批大学生考进鲁迅美术学院,第一次系统接受美术、设计的学习。因为对知识的渴望,他特别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也因为对梦想的追求,他选择在中央工艺美院进修。80年代中期,学校成立了环境艺术系和室内设计系,因此,结缘环艺系。很多时候,人们会习惯性的总结自己的过去,因为它会告诉人们一段经历的宝贵。同样,也正是这样的历练,造就了今日这位艺术大师的不平凡……

    人性化的理念

    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设计行业也是一样。近10年,设计行业也从满足人们的温饱到关注后代的生存,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缩小我们国家与国外设计上的差距。当你游走于国外时,你会发现国外很多的建筑,看到的更多的是设计的人性化,更多考虑到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而我们国家的设计师也应该培养这样的理念,为人们设计一些怡然的、人性化的、高效率的生活场所。“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大城市、旅游景点我们已经能看到这样的设计,这就代表着一种进步。”而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随处可见高楼林立,新奇事物更是林林总总,但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人性化的理念似乎就更需要被引入到更多的地方。

    这就是艺术大师马克辛,一位在艺术殿堂里遨游的艺术家,在生活中淡定、平和的智者。而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马克辛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祝福,希望祖国更加强大、富强,身为龙的传人,更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马克辛主要作品:“同一首歌”大型KTV量贩式KT广场(获11届全国美术作品艺术设计展提名奖)、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开发——绥中万家工厂高新园区海岸中关村生态新城区规划、沈阳绿岛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获首届全国设计大展金奖)、沈阳绿岛国际俱乐部(获第二届全国室内设计大赛银奖)、大连“海之韵”广场设计与施工(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辽宁省工会大厦(获建设部颁发的鲁班奖)、大连“金石滩主题公园”创意设计方案(获“为中国而设计”铜奖)、“阳光广场”创意设计方案(获全国第十届美展铜奖)

相关艺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