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术高考 > 留学动态

高考生把留学当“候补志愿”

日期:2009/7/13 
 高考的热浪刚刚退去,留学的热潮接踵而至。据了解,今年全国有84万人退出高考,而报名参加“美国高考”的考生却从2003年的一二百人猛增到今年的1.5万多人,留学已经成为高中生一条主要的升学之路,不少工薪家庭的子女也加入“留学一族”。面对“留洋热”,专家提醒家长和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理智地选择出国之路。

  

  位于友好大厦的启德留学接待室里,正在为女儿报名的卢女士告诉记者,高考前她就为女儿准备好了出国的材料,“不过,我当时一直没有告诉她,怕影响她准备高考,现在成绩出来了,不太理想,就想让她去澳大利亚读书。”

  小周来自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拿出所有的积蓄,并且还贷了一部分款,准备送他去新加坡留学。小周父母告诉记者:“在我们看来,送孩子出国留学不是消费,而是一项教育投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都像卢女士和小周父母一样,早早做好了高考、留学两手准备,如果高考考得不理想,“出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记者从各大留学机构了解到,高考结束后,关于高三毕业生出国留学的咨询量陡然上升。“越来越多的考生把留学当作“候补志愿”。

  “我们在接受咨询时,发现不少人对留学存在着认识误区。”资深留学顾问王鹤霖告诉记者。

  误区一是认为到国外就能学好外语。有些孩子纯粹是想要逃避高考落榜而选择留学,他们缺少求知欲,这样的孩子即使到了留学国家也读不好书。

  误区二是以为外国的文凭好“混”。实际上,国外教育体制宽进严出,没修够学分就会影响毕业,有些留学生因频频被“卡”,一读就是七八年,既费钱也费时。

  误区三是觉得好就业。事实上,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也不再盲目崇拜“洋文凭”,招聘人才时重文凭更重能力。记者徐阳

相关留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