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艺” 大多缘何半途而废?
日期:2009/7/3
调查1:
巴城小学生掀起“学艺”热
6月21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巴城江北车站水果市场五楼某艺术学院的一小学生舞蹈培训班看到,前来参加拉丁舞培训的小学生达60多人。很多学生称,他们学习舞蹈的经历最少也有两年多时间了。
6月22日,记者对巴州区二小的两个班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班上大多数同学都在“学艺”。该校3年级某班共有学生67人,学习器乐12人、声乐3人、舞蹈18人、书法27人、绘画14人、钢琴1人,其中一些学生学了两三类。巴州区二小江北分校一年级四班学生刘欣语一到周末就很忙碌,她学了舞蹈、绘画两门艺术课。“我喜欢舞蹈、绘画,一点都不觉得累。”而该校学生张欣竟同时学了三个科目——舞蹈、美术和小提琴。“前两样我很喜欢,学起来还有兴趣。小提琴我不喜欢,也不愿意学,觉得好枯燥,每次都练得很累。”张欣说。
记者对该校四年级某班调查发现,该班共有68名学生,“学艺”的有37人次,包括器乐5人、声乐4人、舞蹈10人、书法8人、绘画6人、钢琴4人。
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是依据自己喜好,在家长帮助下选择“学艺”科目,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学习。
调查2:
不少学生半途而废
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孩子自愿,还是家长一厢情愿地让孩子“学艺”,巴城80%以上的孩子都曾上过艺术培训班,但不少孩子都是半途而废。
贾女士的儿子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弹钢琴,并过了五级。小学毕业后,贾女士把孩子送到成都读书,弹钢琴也就不了了之。贾女士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她送儿子学弹钢琴,并不是希望儿子今后走这条艺术之路,只是考虑到儿子小时候特别好动,为了锻炼他的耐性,于是选择了让他学钢琴。孩子读初中任务重,且在成都没有条件,于是慢慢地放弃了学钢琴。
巴城王先生的女儿已读大学,孩子四五岁时,王先生就把她送去学书法、美术、电子琴。王先生说,他当时送孩子“学艺”的目的是,孩子考高中时如果成绩不是特别好,就考艺术类院校。王先生把孩子管得很严,每个周末,“学艺”占了孩子大量的休息时间。孩子读初中后,“学艺”时间自然缩水,且孩子对所学“手艺”一点兴趣都没有。王先生很无奈,最终只得放弃。
分析:
四大原因促“学艺”
王敏是巴城的一名二胡专业老师。他在南坝租了一个门市教二胡7年了,截止目前,他已收了200多名学生,其中仅有4名学生仍在坚持学习,并进入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深造。更多的学生到初中后,渐渐地放弃了“学艺”。
据王敏分析,多数家长送孩子“学艺”主要出于以下四种原因:有的家长把学习艺术视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的出路,希望通过考取艺术特长生等方式在升学中获得优惠政策;有的孩子性格内向,或是调皮好动,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磨砺孩子,督促孩子“学艺”;有的家长则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加以培养;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有一个业余爱好,出身社会择业时占优势。
大多数“学艺”孩子为何半途而废?王敏认为,一些孩子因为进入初中后,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增大,没有时间“学艺”;还有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学习太辛苦,为了学业成绩,让孩子放弃继续“学艺”。
建议:
家长莫盲目“跟风”
“我认为如果学生一旦选择了一种乐器或其它艺术特长,就一定要坚持下去,这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督促,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爱上它,并坚持下去。”王敏告诉记者。
记者从巴中市招办了解到,今年巴中市普通高考共有考生23724人,其中,艺体类报名考生4206人,占整个高考报名人数的1/6。在4206名艺体考生中,美术考生2772人,音乐考生782人,体育考生652人,而报名参加编导、表演类的考生非常少。“从巴中市每年高考的报名人数来看,艺体考生占的比例非常大,这说明学艺体还是当前的热门。”市招办相关负责人称。
特级教师王光金认为,孩子不能坚持下去,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急功近利。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才艺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孩子始终在较大的压力下学习,学习过程已经丧失了艺术教育的本义。因此,专家建议“学艺”能使孩子聪明,对提高儿童的智商有帮助,但家长不要盲目让孩子跟风“学艺”,同时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应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不要让“学艺”变成孩子的负担。
相关艺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