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术高考 > 艺考动态

录取率100:1,200万考生踏上艺术高考独木桥

日期:2009/3/26 文汇报

    北京两所著名艺术类院校表演系的招生考试目前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北京电影学院将从报名的6000人中选择30人,中央戏剧学院将从6000人中选择50人,进入三试的幸运儿正在北京等待最后的消息。而本周五,南方艺术表演重镇——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招生的大幕也将拉开。
    
    在每年三月这个艺术高考的“忙月”,美术、音乐、表演、编导等艺术类专业的招生都吸引了数以百万的“追梦人”,北京、上海、成都等艺术高校聚居地,往往出现“全家总动员”的壮观景象。而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窘境却是不争的事实,人们不禁要问:挤爆艺考路,究竟为哪般?
    
    黎曼从去年8月开始一直“漂”在北京准备油画专业的艺术考试。她租住在北医三院家属楼,而这幢家属楼里还住着至少10个来北京“赶场”的艺考生。“每年2、3月,是艺术高考的专业考试时间。”黎曼说。
    
    近些年,除了本来就有的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老牌著名高校之外,各地的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艺术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据统计,近10年来全国开设设计艺术类专业的院校猛增到近1400所。目前名目繁杂的艺术考试主要分为三类,一类以表演专业为代表,这类考试因传说中的“神秘性”,最受大众关注;一类是美术专业,在艺术考试中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第三类是播音主持、编导、戏剧文学等专业,对艺术基础要求相对较低。
    
    据统计,2009年全国参加艺术考试人数相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仍将达到200万左右。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艺考的录取率已逐渐低于普通高校的录取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并未改变。再加上今年紧张的就业形势,让更多家长希望孩子进入名牌大学的艺术专业,艺考竞争将更为激烈。
    
“艺考”——进名牌大学的捷径?
    
    “6小时油画培训班课程,2小时文化课复习”,这是黎曼每天的备考时间表。她的文化课成绩一般能达到300分,在普通高考里能否达到专科分数线还是个疑问。但在艺考生里,这个成绩却处于中上水平。只要她艺考发挥出色,考上名牌大学“希望特别大”。
    
    “我们的目标就是冲着中央美院、清华美院来的”,据黎曼介绍,班级里的同学在艺考报名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同一所学校里报几个不同的相近专业,比如选择清华美院的油画专业和美术设计专业,另外一种方式则受到更多艺考生的推崇:报名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比如同时报考清华美院和中央美院的产品设计专业。“第二种方法更节省时间,提高录取命中率。”黎曼说。
    
    过恩均是北京朝阳区一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他参加了2009年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编导专业的艺术考试。他告诉笔者,他并不怎么关心艺考形势,“报名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参加考试的会有多少人”,报名之后,即使知道报名人数太多,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据笔者了解,像过恩均、黎曼这样的大部分“90后”艺考生,对艺考形势都抱着“无知者无畏”的态度,“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考上大学”。
    
    “参加艺考的一部分学生的确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绝大部分则是因为参加普通高考的成绩欠佳,希望通过艺术考试跨过高考独木桥。”刘望说。他今年28岁,参加过2次“艺考”,5年前毕业于北京某著名院校电视编导系。
    
    刘望来自山东某小县城,他当年的文化课成绩加起来不足300分,山东又是高考大省,“若不是参加了艺术考试,我可能连大学都上不了”。在大学毕业之后,刘望专职“揽私活儿”拍DV。据他透露,他原来的拍片起步价是3000元,因受经济危机影响,调整到目前的2000元。“一个片子大约拍一周吧。”提到他在山东本地的一些中学同学,“没考上大学的,中学毕业后当了普通工人,一个月几百块钱。”
    
    北京朝阳区某艺术考试职业培训学校的沈老师告诉笔者,他执教的美术班一共60个学生,“单单凭文化成绩,绝大多数很难进入普通高校,没学历,以后出路就成问题。”
    
    北京西城区一位姓张的家长认为,就目前来说,成绩不好的孩子通过艺术考试进入大学,是一条捷径。“大多数艺术生若走普通高考的路,得到的学历肯定不如现在的好,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就成了问题。”
    
梦想——“高投入低产出”中坚持?
    
    美术考生林林的家长李女士算了一笔账,除了学画画必要的水彩、铅笔、纸张等,单单林林双休日上培训班的费用一个月就要2000元,另外,补习文化课的家教每小时50元。“一个月加起来起码4000多吧。”让薪水不高的李女士发愁的,还有以后大学四年的学费,以及另外的专业投入。
    
    黎曼参加的培训班在北京郊区,月制3000元,半年制12000元。班里的30多个高三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20个孩子选择了集中住宿,“一个月大概4000多元”。黎曼和其他租住民房的同学则“一个月大概6000多元。”
    
    沈老师表示,即使投入甚大,还是有家长争先恐后带着孩子来北京参加艺术考试。来自浙江的家长刘女士,带着学钢琴的女儿,租住在甘家口的居民楼里,“一个月租金2500元,往返京、杭机票3000元,还有水电费、伙食费等”,但刘女士乐观地认为,只要女儿能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之后,付出的高额投入就能得到回报。
    
    刘望认为,参加艺术高考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为,“竞争太激烈,只有少数人才能梦想成真。”
    
    北京电影学院每年以红地毯方式公布复试名单,不少落败的考生泪洒当场。近日,3100多人中脱颖而出的541名考生,进入北影表演系三试,争夺200个入围名额,而最后只有75人才能真正圆梦。
    
    “艺考投入的财力甚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回报。”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美术设计系的张琦岳透露,他4年前参加两次艺术考试,花费将近7000多元,在毕业将近一年之后,“才把钱赚回来”。
    
    专家指出,参加艺术考试的考生一般都带着艺术热情,但未必所有的艺术考生都适合走这条路,加上参加“艺考”必然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投入,学生必须想明白是否真的喜欢艺术、适合艺术才去挤这座“独木桥”。
    
失业——没有出路还要“艺考”?
    
    四十平米大的半旧房间,一台高内存台式电脑,石灰墙壁上乱七八糟的梵高式涂鸦,这是“北漂”周礼在北京海淀区学院路的暂栖地。这幢楼龄20多年,外表呈现灰黑色的居民楼里聚居着十几个和周礼同属“80后”的“艺漂”。
    
    周礼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高职班,依靠个人“揽私活儿”拍小片子生存,“说好听点,我们是soho一族,说白了,就是待业青年。”周礼坦言,“吃两顿,饿一顿”是“艺漂”们的日常生存状态,像他这样的“艺漂”在北京至少有上千人。
    
    大型高校BBS水木社区曾热议过“艺漂”生存边缘化的问题,ID为lovely的网友表示,她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编导系,经历了一段“失业”状态后,最后选择在一个小广告公司当普通文员。
    
    Lovely的真名叫张幻幻,她坦言,她们年级一个班大约20个人,但因为就业困难,最后能够从事本专业的不到5个,“最好的就是在电视台当当舞美”,其余不是做自由职业者,就是做着和专业不相关的事情。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黎光在2009年度电影学院招生通讯中表示,面对就业形势,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都从事艺术工作,艺术院校普遍存在“隐形就业”现象。
    
    百度贴吧“艺术生”专版中关于《地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最新数据显示,55%的被调查者从事的都是和艺术专业无关的工作,2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自由职业的“艺漂”状态。同时,80%的被调查者认为艺术专业就业形势相对严峻。
    
    据了解,以山东省为例,去年其一般专业有效就业率不足50%,甚至多数维持在20%上下,艺术类尤其是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是用“惨淡”来形容,部分高校的美术类专业就业率很难达到10%,有的高校美术类学生就业率为零。
    
    应届生网职业顾问小林表示,因为艺术生就业的形势艰难,70%的艺术生在毕业选择职业时,关注更多的并不是专业相关问题,“希望更多的艺术考生在关注就业形势后,再选择投身艺术高考”。
    
    王黎光认为,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生活中大部分人却并不是去做数学家的,学习数学只是在于培养人的思维结构和逻辑能力。同理,艺术院校的学生选择经商或是自主创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生活的磨练,

相关艺考动态